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四十九章 三條坊驚聞石川左右衛門劫法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九章 三條坊驚聞石川左右衛門劫法場 (3 / 3)

說實話,這真的不是秀家裝逼,秀家在平時也不會選擇這麼裝逼的,連說話都要別人代為開口的方式,只是這裡是天子腳下的京都,秀家的一舉一動都受到關注。

作為從四位下殿上臣,在大街上這種徹頭徹底的公眾場合,秀家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的顏面,跟代表著天皇家的面子。

秀家自己可以不顧禮儀,但是秀家不能不考慮到官位更高的羽柴秀吉、秀長和天皇的面子啊。

那名武士抬頭想要面對對著秀家彙報,卻被莊直清一個動作驅馬攔在那人面前,擋住他的視線呵斥道“放肆,你在看哪裡呢。”

那名武士趕忙底下頭唯唯諾諾的說道“三條河原有逆賊劫走囚犯,奉行大人命我等搜查各町,務必把犯人再回來,我等受命搜查三條坊、東山坊、烏丸坊、四條坊等坊,請殿下尋個方便,讓我等入坊搜查一下。”

很多人對三條河原這個名詞有些耳熟,沒錯這裡就是歷史上多次斬殺著名犯人的地方,包括豐臣秀次的家眷和後來的石田三成都是在這裡走完的人生。

三條河源其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地名,因為鴨川從京穿過,御所的南側過去是三條家的封地,這片毗鄰鴨川的平原因此被稱呼為三條河原。

這裡從平安時代起就是日本的刑場,因為在平安時代規劃京都(當時還叫平安京)的時候,並沒有規劃的太好,這片河邊的地方還很荒涼,就連三條家最初也只是把這裡作為農莊看待。

於是就成了絕佳的刑場,畢竟市區那些貴族老爺們不希望弄髒自己的家。

在源平爭鬥之後,這裡根被賦予了一定的政治意義,非重要的政治人物不會再這裡被處斬。

室町幕府時代由於刑法較重,所以這裡砍頭數量一下激增,原本這裡只砍武士的頭,逐漸也砍普通罪犯的頭了。

砍頭數量最多的一次是“禁宮之變”,當時有個叫日野有光的人密謀復辟南朝,不但襲擊了後花園天皇,還搶了象徵皇室權利的三神器逃往比睿山。

隨後幕府震怒,捉拿歸案後把他們一家老小五十多人全部在這裡砍頭,這個記錄直到後世豐臣秀次一家三十九口人在這兒被砍頭才被打破。

這裡介紹這麼多其實還是要提醒大家,三條河原不是一個精確的地理位置,而是指原本京都三條坊南側,鴨川西側這麼一塊廣袤的土地。

隨著千年的發展,曾經的農田地區也已經成為京都少有的富庶區域,隨著三條家為躲避戰亂將府邸從京西的龍前坊搬遷至此,不斷有其他貴族的分家在這裡建立屋敷。

隨著公卿家的搬遷,他們的奴僕以及圍繞著公卿生活的手工藝人、商人們也逐步在此建立新的家園,並最終形成了以三條坊為核心的京南13坊。

而曾經用來砍頭的刑場早就已經被歷年來建造的民房覆蓋,如今朝廷用來砍頭的刑場雖然依然被稱為三條河原,但是位置卻是在一再的向南變更的。

那人彙報的時候,秀家必須全程保持著面癱的表情,沒有看他一眼,目不轉睛的看著前方,無論他爆出了怎麼樣的驚天大事,秀家都必須在明面上保持對波瀾不驚。

別看秀家表面上保持著的漠不關心的態度,其實內心如翻江倒海一般驚訝無比。

劫囚啊!這可是隻在文學作品中俠義之士才能做出的舉動,沒想到真真切切的發生在秀家的面前。

但是要知道這可是在安土桃山時代啊,繼承自織田信長霸業的羽柴秀吉雖然說不上公正分明,但是其對於普通農民還是比舊時代的貴族好上一點的。

羽柴秀吉一直在為自己下克上做鋪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表面上塑造自己“仁君”的形象,濃尾合戰之後,就藉著大勝的名義釋放了一匹犯罪不重的囚犯,如今還要被執行死刑的必然是重刑犯了。

(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古代君主要透過釋放囚犯來塑造自己仁君形象,把罪犯放出去再禍害鄉里鄉親嗎?)

再加上作為近畿實質上的霸主,羽柴家在京都奉行下屬有1200了的軍勢,這些可都是羽柴秀吉的常備部隊啊,居然有人有這種膽子敢在京都劫囚。

這是赤裸裸的打了秀吉的臉啊,也難怪增田長盛這般激動,不顧形象的命令士卒衝入坊內搜查賊匪,也就出於顧及秀家的勢力,這才對三條坊禮遇有加。

出於對事情的吃驚,秀家身體微微一側,對莊直清耳語片刻,並最終透過莊直清的口向這名武士詢問道“今日要處斬的是何要犯,又是何人膽大包天敢劫囚犯?”

那名武士低頭應聲道“今日要處斬的乃是偷取官糧的要犯,誰知被石川五右衛門帶人劫了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