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嘛?”秀吉對於德川家康的顯然不是很滿意,但是那句“主公”稱呼的他很舒心。
再加上他不願意為了這點小事和德川家康在這種場合鬧翻,於是以哈哈大笑掩蓋過去,他的笑聲似乎舒緩了殿內緊張的情緒,作為另一名當事人的德川家康也跟著秀吉用笑意掩蓋尷尬。
出了織田信雄這檔子事兒後,殿內原本歡快的氛圍全無,眾人對於秀吉無不戰戰兢兢,不敢有絲毫的怠慢,而秀吉也對之後的封賞表現的興致懨懨。
但是不管怎麼說,封賞活動終於得以繼續下去,九州剩下的領地確認都是一些小領,以及原本的九州貴族知行的確認,與上次秀吉與秀家談論的沒有差別。
其他還有被轉封筑前鞍手郡x貯城7.1萬石的戶田隆勝,嘉麻富益城4.2萬石的毛利吉城,和筑後國御笠郡的山隈城6.6萬石的羽柴秀勝。
羽柴秀勝對於自己被封到九州並不滿意,而且只有這麼少的6.6萬石,在他看來作為秀吉外甥的自己怎麼也應該是10萬石起步。
但是又織田信雄珠玉在前,他自然不敢在當場造次,有些不情願的接下了這個封賞。
之後便是諸如龍造寺政家、龍造寺家晴、波多親、有馬晴信、大村喜前等肥前大名的安排,秀家對於肥前的掌握幾乎為0,也就懶得去具體核算他們的知行了,只是給他們劃定了各自的勢力範圍及邊界。
其中要說明的是由於龍造寺政家體弱多病,此次代為出席的是他們的家老鍋島直茂,這也為後來鍋島直茂直入中央作出了鋪墊。
在確認完九州地區的封賞之後,生駒親正開始報幕九州之外其他領國的轉封安排,畢竟豐臣秀長都從北陸轉封到濃尾了,北陸之地控住來的地盤自然是要安排的。
首先被報幕的是前田利家,他被正式授予飛、能登兩國全領以及越中國魚津以東的區域,知行合計達到了59萬石,在加上飛金礦產出的一半,前田利家已然成為北陸除上杉以外最強的勢力。
當然在知行狀中明確規定,能登羽咋、鹿島部分合計12萬石領地是明確賞賜給秀家的兒子前田利政的
前田利家這個轉分的安排從去年就已經和他溝透過了,但是最終落地卻是現在,這讓前田利家心事重重的等了一年,但是結果終歸是好的。
利家深諳明哲保身之道,有德川家康珠玉在前,他向秀家請求到“請主公允許本家將本據城從越中富山前往更核心的高岡。
並將孫四郎七尾城轉封至富山城,領有新川郡、婦負兩郡10萬石領,允許在下的次子又若丸繼承能登七尾城5.6萬石。”
照理來說未成年的子嗣的不能夠從父親的知行中獲得分封的,可是前田利家自己心裡很清楚,如果算上飛的木材和礦石產出,自己的知行接近70萬石。
但是們心自問,他前田利家的功勳當真值得上這70萬石嗎?
秀吉此次給他的封賞中,七尾城被明確標的給了前田利長,算是提前從利家手中將這部分知行分割出來。
但是利長是利家的嫡子,今後是要繼承利家的領地的,這種提前劃分出來的知行對於削弱前田家來說顯得聊勝於無。
因此前田利家自請讓自己的次子又若丸再從自己的知行中割一刀,使得自己在明面上掌握的知行被削弱到45萬石,uu看書這樣一來獲封能登的而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也就被削弱了下來。
那麼在兩個兒子分割自己領地的情況下,作為長子的利長久不能備分配去支國能登,必須被安排在核心領越中,好為其今後繼承越中打下基礎。
否則今後利政封在越中,經過數十年的管理,等自己百年之後,利長獲得的核心越中就會出現一塊缺角,不利於前田家的統治。
而這就是利家請求秀吉讓利長從七尾城轉封富山的原因。
至於為什麼不讓次子去飛,還用說嘛,因為飛的礦產資源豐富,能給前田家帶來重要的軍備戰略資源,自然不可能使其脫離主家的掌控。
有織田信雄前車之鑑不遠,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還有人敢對秀吉提出的分封安排提出質疑,而且這個人還是秀家給予重賞的前田利家。
更讓人出於預料的是對於利家的要求,秀吉並沒有生氣,更是面帶笑容的誇獎利家說道“越中守似乎對於自己的兩位子嗣都非常有信心啊,讓他們一左一右護佑在自己的身旁,實在是讓我羨慕的緊。既然是你的請求,我哪裡有拒絕的道理,那就這麼辦吧。”
說罷便要求堀尾吉晴和生駒親正負責前田利家新知行狀的變更工作,年僅9歲的又若丸趁機元服,取名利政並被賜予正六位下能登守一職。
而前田利家被賜予從四位上右近衛中將,正式步入中樞的行列,至於他的長子利長被授予從五位下侍從之職,從此被稱為越中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