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五十六章 日本的金融體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六章 日本的金融體系 (3 / 3)

不然他的土地鄭芝龍也不會為了明朝的領土完整和荷蘭開戰並收復灣灣了。

雖說和李旦交易必然會被他從中抽取部分離任,但是畢竟人家現在船隊縱橫兩海,秀家想要貿然前往明國還沒有這個實力。

而且與明朝官方的交易還是得看李旦,由他出面秀家這一船銅錠才不至於被當地勢力黑吃黑了。

對於李旦而言,他現在雖然在江浙兩省有些身份,但是畢竟官方的身份是朝廷通緝的要犯,他迫切的需要一個機會洗白自己,讓自己堂堂正正的行走在大明的土地上。

而秀家給他的銅錠就是很好的機會,由他出面換取朝廷的特許身份,自己也順勢換取一個官身,也算是賣給他一個人情,想來在對秀家的抽水上面不會太過厲害。

想明白這一切之後,秀家就及時書信一份,將此事的前因後果書寫在上面讓長船貞親轉交給李旦那邊的明商,由他代為轉交。

秀家特別交代給長船貞親,關於鑄幣的事情明面上不能落下,畢竟這也是在為後續統一全國銅幣打下基礎。

秀家已經想好了,一旦自己控制全國政權,就將各地的鑄幣權全部收回,在全國各地設定5大鑄幣所,只由自己掌握。

先允許一兩年的惡幣通行以為鑄造足額銅幣流出時間,待時機成熟之後將這些銅幣全部釋放出去,允許所有人到官方的替錢屋進行交換,但是規定1年內必須全部換完,1年後原本的惡錢及時廢止。

其實這正是新中國建立後新幣替換金圓券和法幣的操作,但是這個操作過程中,平頭百姓最易受到扇動,認為這是朝廷在攫取他們手中僅有的錢財,很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掀起一揆。

就好似前兩年的印度廢幣一樣,百姓們被犯罪分子扇動上街遊行。

要知道此事的日本百姓和後世的印度百姓可不一樣啊,這個時候的日本百姓可是武德充沛,一揆能打跑領主建立陸上佛國的存在。

因此秀家如果真的決定廢幣,就必須做足準備,不給野心分子有可乘之機。

當然啦,既然鑄幣權已經收回了,秀家可以學習後世紙幣的操作,在形制、大小不一的銅幣、金判、金幣之上書寫不同的面值,以當做不同等額貨幣進行交易。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後世製作一張100美元的紙幣的成本只有0.36美元而已,一旦這張紙幣開始流通,其中的的99.64美元利潤就及時被美聯儲拿走。

這才是真正的無本買賣啊!

當然這個時代的金融體還是金屬貨幣的時代,政府不可能像後世信用貨幣時期賺的這麼狠,但是從其中攫取70%還是可以的,uu看書這不比開銅山什麼的來的賺取嗎?

當然啦,為了防止貨幣超發從而引起通貨膨脹,朝廷必須做好舊幣的回收、替換、銷燬工作。

這也是後世美聯儲真正花錢的一部分成本,在這部分中,美聯儲需要用足額的新幣收回舊筆,再將舊筆進行銷燬,其中的成本達到100美元舊筆成本的112%。

而為了使得這部分綜合成本<前面印重新整理幣的收入,其印重新整理幣的速度一定要比收回舊筆要高,這就是cpi的由來。

但是現在是什麼時代啊?是日本戰國時代,是當權者一言而決的時代,是統治階級完全統治下級階級的時代。

秀家收回舊幣完全可以不按照等額進行回收,而是按照舊幣成色從95成開始逐次降低,這不就又來了一筆利潤了嗎?

你問我這叫什麼?

合法斂財,皇權特許,這就是金融!

後世日本政府閉關鎖國之後,之所以面對英美洋人勢力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問題就在於以本國40%的土地和60%的手工業收入,承擔了本國100%的國防壓力。

因為德川幕府沒有從封臣那裡收取稅收的權利,每年只是以賀貢的名義形式上繳部分收入罷了。

自古以來分封的目的是為了護衛中央,可是到了近代,日本的分封體系卻成了德川幕府面對外敵的國防負擔。

秀家這套政策完全可以應用在天下平和之後,世代傳承下去。因為此時的日本並沒有郡縣體制的土壤,只能靠這一政策變相從全國賺取利潤,以加強中央王朝的經濟實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