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船貞親之後報告的,是宇喜多詮家。
作為秀家唯一的親藩,其實早在倉敷之時他就有了改編直轄備隊的經驗,因此秀家對他並不擔心,甚至抱有一番期望。
宇喜多詮家向秀家報告道「實在抱歉殿下,伯耆領的軍制改編工作遇到了一些問題,現如今僅僅完成了米子備1500人和久米備1200人的兩隻標準乙種備隊的整編。
由於經費的問題,剩下的日夜、汗入、八橋三郡合併組建了1只丙類備隊,人數為1800人。」
根據宇喜多家軍制,丙類備隊是指根據信軍役法整編的部隊數目佔到備隊人數1/3以上的半職業化備隊,且要求披甲率不能低於50%,對於丙類備隊,並不要求必須由獨立的鐵炮隊。
如此算下來,宇喜多詮家伯耆11萬石,擁有4只備隊,總兵力為4500人,也是每萬石400人的標準編制的軍役狀。
但是這秀家知道這只是在其軍役狀上常規部隊的編制,宇喜多詮家擁有一隻200人的鐵炮足輕聯隊和一隻150人的騎馬武士眾,以及一隻200人的槍繾足輕,總數550人的常備營,這營的戰鬥力可完全不遜色秀家的常備,甚至就單營戰鬥力還要更強一些。
「有勞了兄長,那麼此戰中先鋒的任務就交給你負責吧,千萬不要墜了
本家的威風。」秀家對著宇喜多詮家鼓勵道。
宇喜多詮家之後就是明石景親,他向秀家上報道「本家知行3.5萬石,整編為一個備隊,人數1350人,除此之外還有一隻獨立的騎馬隊100人。」
秀家之所以讓三位家老在眾人面前,公開表述自己備隊的整編情況就是為了作出示範作用,讓其他家族知道宇喜多家的這個政策是自上而下實施的,是為了強軍而已,並不是為了他們所認為的爭奪他們的兵權。
就連身為家老的家臣都接受了整編,你們這群3/5000石甚至更少領地的家族,憑什麼抗拒改變呢?
在三位家老敘述只有,其他家臣也根據家內領地高低,逐次向秀家上報整編情況。
備中總社藩花房家算上花房正幸的養老料4.4萬石,整編為1個標準乙種備隊、1個獨立鐵炮大隊100人和1個直轄旗本隊300人,獨立騎馬武士大隊100人,總人數為2000人。
備前國兩宮山藩長宗我部信親將備隊整編為一隻乙種備隊1200人,1個獨立鐵炮大隊和一個旗本總隊300人,總人數1600人。
贊岐國內丸龜藩戶川達安有知行3.7萬石,整編為一個乙種備隊1500人和一個獨立鐵炮大隊100人,旗本武士隊150人。
贊岐國志度藩寒川家光3.7萬石,整編備隊1300人,著甲率7成以上,另外擁有一隻150人的流鏑馬隊。
乙類備隊的標準就是根據新軍制進行改變,同時著甲率不低於7成,寒川家算是勉強達標了。
在這個時代流鏑馬隊是極難訓練的,就連秀家都只有500騎,因此寒川家的用150人流鏑馬,折抵了動員不滿足的差異。
除了以上這幾位意外,其他還在現在的武家,並不滿足獨立組建備隊的標準,因此分別進行了編組,以郡為單位進行命名,共得乙類備隊2只3000人,丙類備隊2只3200人。
總的來說,宇喜多家的戰備效果的明顯的,算上秀家直轄的倉敷左備、御野備、上道備、邑久備、和氣備、津高備、爾島備、津山備8只直轄乙類備隊及倉敷右備一隻丙類備隊。
宇喜多家拋去已經出陣的1.8萬人外,在新編制的軍役狀中還能動員的人數大約在34,280人左右,這是按照每萬石400人的標準進行動員的,根據鐵炮和騎馬隊的配置不同略有變動。
值得秀家注意的是,在這近3.5萬新編陸軍中,光獨立騎馬眾就有700人,其中200人騎馬鐵炮眾,150人流鏑馬隊。
如果算上秀家的獨立騎馬隊旗本眾,宇喜多家獨立騎馬隊兵力就已經達到了1200騎!
別看人數好像不多,但是在日本這個小地方,想要湊出千餘騎兵還是很難的,畢竟國土面積就這麼大,適合養馬的地方並不多。
即便是武田信玄引以為傲的赤備隊,其中純騎馬隊人數也就在200~300人左右,剩下的都是足輕和步行武士。
而秀家現如今依據百萬石的體量,愣是聚集起了1200騎。試想一下在日本這麼個小地方,戰場寬度就這麼大,當雙方廝殺在一起的時候,突然有1200輛「坦克」整齊的向你衝來你會是什麼反應,你是否還能生出抵抗的心思?
只是現在這個數字還是他們的上報數,真實的實力是層次不齊的,你聽他們報數就知道了,宇喜多詮家和花房正幸的是騎馬武士隊,明石京親報的是騎馬隊就能聽出來,明石景親對自己的騎馬隊信心並不足。
其實這是當時的常態,武士老爺們騎馬射箭的本事早就斷了代,甚至許多騎馬武士騎馬的作用就是快速機動,等到了戰場之後就下馬轉為步戰,真正會在馬上搏鬥的
武士都是各家的寶貝。
除此之外如戶川達安,長宗我部信親等人都沒有上報獨立馬隊,而是以旗本隊一筆帶過,是他們沒有騎馬武士嗎?
非也,是因為他們的領地過去都是秀家的直領,會騎馬作戰的武士都已經被秀家抽到旗本眾和常備中去了,剩下的多是一些只會步戰的武士,僅剩的騎馬武士只能和他們混編為旗本眾,作為絕殺使用。
秀家估計,本家所有的騎馬兵卒家起來應該有超過2000人,去掉各家的親信護衛,再去掉用作傳令的家臣二代,完全獨立編組的騎馬武士應該在千人上下,正好可以組建兩隻騎兵營。
對這群精英眼饞的秀家,甚至在思考是不是用一種手段,將他們從各家指揮體系中剝離出來。
當然名義上他們還是各家的家臣,秀家只是將他們組織起來統一訓練,作戰時候統一指揮。
秀家會讓他們身穿南蠻胴甲,持弓或鐵炮作為遠端武器消耗敵人,最後持槍或者馬刀結群衝陣,就像胸甲騎兵那樣,使之成為自己身邊最鋒利的長矛。
/61/6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