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十三年,十月二日,在大坂城內遷延許久的秀吉終於啟程前往北陸會見上杉景勝。
隨同前往的還有石田三成、大谷吉繼等隨行侍從,及旗本眾1萬5000人。
隨軍大名包括橫跨瀨戶內海,吉備、四國、山陰7國大名羽柴秀家、安藝霸主陰陽兩太守毛利輝元,近江八幡山城城主堀秀政等人及他們的隨隊軍勢合計8000人。
 秀家3000,毛利輝元3000,堀秀政800及其他零零總總大名1200人。)
整個軍勢從大坂出發,等來到越前北之莊時,已經匯聚了超過2.8萬人馬,豐臣秀長儘管待在大坂,但是他早已命人回去聚集軍勢。
等到秀吉趕到北之莊時,越前領內8,000人已經在此等候多時。隨著秀吉的繼續北上,加賀領內又匯聚了丹羽家、越前豐臣家5000人馬,軍勢已經膨脹到4萬人。
十月底之時,秀吉來到越中富山城,這裡是前田家的領地,匯聚了能登佐久間盛政和前田利家的軍勢後,秀吉在越中已經聚集起一隻5多的人馬。
5萬多的軍勢無論放在日本戰國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一隻足以左右一方命運的力量,縱觀整個日本除了豐臣家之外也只有現如今的島津家、宇喜多家和關東的北條家在極限動員時才有這樣的動員力。
但是要知道秀吉如今所帶領的軍勢並沒有要求各家極限動員,像前田利家35萬石知行也才動員了1萬人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前田利家已經在秋收前完成對飛驒的壓制,前田利家的萬餘大軍一開進飛驒,飛驒內的寺島、姊小路兩家只是稍作抵抗及宣告投降。
也就只有緊鄰加賀的內島家,因為不接受轉封的條件,又自視擁有飛驒堅城歸雲城還在負隅頑抗。
前田利家看上歸雲城的原因為此簡單,因為傳說這座城的內部全是被黃金填滿,飛驒國之所以這麼貧瘠還被周圍大名惦記,就是因為有金礦的存在,而內島家就是飛驒國內最大的挖金頭子。
不過內島家軍勢不過百餘人,困守孤城有如何能有勝算,這不是聽聞秀吉有命,前田利家在歸雲城北的荻町城留下1500軍勢監視之後就帶著大部隊返回富山。
在歸雲城南部是屬於郡上八幡藩遠山家的莊川城,也已經配合前田利家從南側封鎖內島家與外界的聯絡。
別看飛驒知行不多,但是面積極大,整個飛驒國3萬多石的石高卻有著大大小小24座城砦,合著就是幾百石的村莊都因為建在山上被稱為城了。
秀吉的行在行軍到富山城後就此停駐不前,等待越後國主上杉謙信和駿河大名德川家康的到來。
沒錯,秀吉打算在富山城調和上杉家與德川家之間矛盾,這個調和和秀家主持的島津家大友家之間的可完全不一樣。
後者完全是在搗糨糊拖延時間,前者是秀吉真心的想要讓兩家放下成見,共同為自己效力。
從秀吉帶著這麼多大名,特別是西國的毛利輝元和秀家一道前來座位見證就可以看出,秀吉對待上杉德川的態度。
隨同這些大名軍勢一道前來的,還有秀吉特意帶上的內眷茶茶三姐妹和養女豪姬。
帶上茶茶的原因純粹是茶茶主動要求,畢竟她的青少年時光就是在北陸渡過的,賤嶽的煙火還沒飄散,茶茶對於北陸多有思念,也希望可以在北之莊城再祭奠自己的母親市姬。
而秀吉帶上豪姬則完全是為了拉進和前田利家之間的關係了。
說道豪姬的出身,就不得不提到秀吉的第一個孩子,側室所生的石松丸了。
石松丸出身於元龜元年,彼時正是姊川合戰之後,秀吉因功受封近江橫山城3萬石,秀吉視石松丸為給自己帶來幸運的麒麟兒,對他非常喜愛。
隨後的天正元年,秀吉更是因為小谷城奇襲並救出阿市母女有功被加封近江三郡十二萬石。
天正三年,秀吉受信長之命支援負責和上杉謙信作戰的柴田勝家。
結果當時前線戰局糜爛,秀吉提議暫時撤兵,柴田勝家卻猶豫不決。最後得不到回應的秀吉自顧自的提前撤兵,而柴田勝家更是將之後的手取川之戰的失敗怪罪在秀吉頭上。
多虧在前田利家的幫助下求得織田信忠的幫助,這才使得秀吉沒有收到嚴厲的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