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秀家的這個提議實行1年之後,就已經有萬餘朝鮮百姓被遷移到蝦夷,被分別安置在14座城之內。
現如今蝦夷宇喜多控制區內人口比例大致為日本:明國:朝鮮:阿依努=3.5:0.5:1:5。
隨著秀家本土遷移人數的減少,朝鮮遷移民眾的增加,這個比例必然會發生變化,在日本與阿依努人第二代成年之前,日本人比例必然會被朝鮮和阿依努人長期超越。
但是秀家並不擔心這樣的人口比例出現問題,本質上還是英國人那一套,利用民族矛盾分而化之。
現階段朝鮮人口少,可以把他們分別安置在不同的拓荒據點之內,他們想要在當地生存,必然貼近掌握絕對話語權,並且習性相近的日本人,成為日本人的走狗,成為一定意義上的代管者。
等到朝鮮人口增多之時,朝鮮族與阿依努族經歷這麼多年的壓制,他們兩族之間的矛盾必然尖銳,秀家完全可以充當和事老的角色,遊走在兩族之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移民一代代的交融繁衍,幾代下來,大部分人口都會被同化為日本人。
說的這些還太遙遠,還不是秀家所關心的,或許可以記錄下來交給自己後代。
但現如今秀家最關注的問題恰恰的蝦夷地區人口不興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眼前的問題,短時間內大規模移民朝鮮人是必須的。
要知道距離壬辰倭亂只有7年了,等到7年之後貿易路線被切斷,秀家再想要人口就只能去朝鮮半島“明槍”了。
但是為了保證蝦夷當地朝鮮人口的穩定,秀家是不打算讓他們知道日本和朝鮮發生戰爭的事情的,那麼就有必要阻隔朝鮮當地資訊的往來,“明搶”一途根本就不現實。
換句話說,就算真的“明搶”,這些民眾也不能被安置在已經開拓的城砦內,只能另選一偏僻之地進行安置,比如釧路、根室兩國,甚至是千島群島。
而且人數必須被限制,放置人數過多在當地引起騷亂禍及到日高、北見、上川等國。
綜上所述,秀家預計關於人口貿易的紅利期只有短短的7年,秀家必須在這7年內儘可能的運輸十萬朝鮮人口前往蝦夷安置,使得蝦夷之後十年的開拓得以穩步向前。
在瀨戶家正帶回來的日誌上,其也記載了關於蝦夷藩兵與阿依努土著交戰的情況。
隨著他們越向北方的石狩進行開拓,修築定居點。他們與當地阿依努人之間的矛盾就越激烈。
期初玄珠海期望用貿易的方式化解矛盾,但是阿依努人對於土地的執著甚至比日本人還重要。
他們在前年彙報時候,於大前年在島松、惠庭兩地修築的定居點被石狩本地的阿依努人趁著大雪封路拔掉,當地百餘日本百姓和數十位阿依努人被殺。
這樣的失利是蝦夷攻略以來未曾有過的,對於剛剛起步的蝦夷奉行所而言,每一個日本民眾都是極為寶貴的,更別說一下子死了百餘人了。
這面嚴重的傷亡使得玄珠師傅不得不放緩對北方的殖民,轉而穩固開拓已經掌控的石狩南部、日高、膽振三國。
當然,受到侵害不還擊不是宇喜多家的風格。
在去年夏季,摸清楚了石狩等地阿依努部落的情況後,蝦夷地區軍事長官鳩山重家帶著1200人,在2000多阿依努親善部落兵的幫助下深入腹地,掃平了當初進攻惠庭、島松兩地的3個阿依努部落。
將部落內所有高過馬匹的男子全部處死,未成年的男孩子全部送給這些部落作為奴隸,而女子全部被帶了回去作為戰利品賞賜給歸附宇喜多家的阿依努士兵。
就剛剛鳩山重家所帶的1200人中,就有350餘人是歸附本家的阿依努族士兵。
與部落盟兵不同的是,他們是宇喜多家控制之下幾座城池的百姓,已經從漁獵變為了農耕,成年壯碩的男子也被編入宇喜多家的軍役中需服役。
可以想象相比較大和民族1.5米的平均身高,這群1.6~1.7米的阿依努人活脫脫的巨人族啊。
他們的力氣也更大,相比較當地日本足輕裝備木板鑲皮甲,手持2間半長槍不同,這群士兵身穿各種動物皮革做成的厚重皮甲,手中拿著的是一柄40斤重的單面開刃巨斧,專事衝鋒陷陣揮斧劈砍之事。
阿依努族特有的皮甲,在沒有鐵炮威脅的蝦夷是最好的防護工具,當地部落落後的石制武器根本傷害不了他們分毫,這群壯士最後也成為秀家五色備中白備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