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二十章 知行奉還與恩撫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章 知行奉還與恩撫金 (2 / 3)

秀家將長宗我部家安置在兩宮山另外一個原因非常簡單,就是比鄰岡山城,方便監視管理。

長宗我部家只是一個4萬石的小大名,根本不可能供養的起成規模的常備力量。而在邊上1日路程的岡山城,秀家在城內常年擁有一隻4500人規模的常備。

這是一隻不需要集就能出陣的機動軍事力量,甚至秀家認為,很有可能在兩宮山城軍力完成之前,來自岡山的三隻常備就已經對其包圍。

儘管兩宮山城外圍有水堀存在,但是這難不倒秀家,就算是岡豐城都被秀家拿下了,想要攻略下一作平城,還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嗎?

秀家對於長宗我部知行的選擇處處留著防備,可是不熟悉備前地理的長宗我部信親並不知道這些,反而頗為欣喜的應承了下來。

在他看來,被安置在距離岡山不遠的赤坂,恰恰是秀家對他信重的表現。

不管來自大坂傳來了什麼樣的命令,長宗我部家前提是備前羽柴家的家臣,先要做好一個臣子的本分不是?

還有一點,北部四郡(津高、赤坂、磐梨、和氣)恰恰是秀家分封豪族最多的地區,現在要安置長宗我部家4萬石,那麼赤坂當地近2萬多石的大小領主秀家都得給他們找一個好地方進行安置。

如果是別家大名,基本不會操這個心,畢竟把豪族留在領內正好可以引起新封家臣與原領家臣直家你的矛盾,這本身也是一種鉗制之法。

歷史上德川家康就算利用在駿遠三甲四國留下來數量龐大的地侍階級,使得分封在這三國的淺野、山內等大名對這些領國並沒有多少掌控力。

相反,想要治國必須要得到德川家康的首肯。

你說為什麼不和豐臣秀吉告狀?

縱然事情捅上去之後,德川家康會被秀吉訓斥,那些抗拒新領的地侍會被秀吉處置。但是如果你不能治理好領國,同時也說明你能力有問題,根本不足以統領一國,必然會被改易和轉封。

戰國時代能當上大名的人,誰不是摸爬滾打多年才上的位,哪裡會做出這樣損己利人的買賣?

谷收~

別國大名或許會利用當地土著與新封家臣之間的矛盾來牽制這些新封家臣勢力,但是秀家不會這麼做,原因有三。

其一,秀家所在的備前國經過幾輪大浪淘沙,現如今還留在備前的都是不足5000石的豪族家臣,這些大多是宇喜多家崛起時代隨著宇喜多家城主的譜代家臣,對宇喜多家向心力極高。

其二,這些領地大部分的家族多是不足千石的中小武士,是宇喜多家常備和各直轄備隊組成中的軍官階級,是秀家軍事實力組成的重要一環。

在秀家看來,將他們留在軍內充當軍事主官要比留在赤坂充當楔子的意義大的多。

其三,秀家預計別子銅山開採之後,按照歷史上的情況來看,一年百十來噸應該是妥妥的,連帶上附屬礦脈的金銀等金屬,別子銅山一年能給秀家帶來不少於50萬貫的收入。

很多人對別子銅山的產銅能力一無所知,或許覺得我50萬貫的是胡謅出來的數字,我這裡著重說一下。

別子銅山在剛被發現開採的17世紀,就已經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銅礦,這個最大不僅僅是指儲量,更是指開採量。

這座礦山一年的開採量佔到日本當時銅產量的三分之一,相當於排在第二位的出羽鹿角銅礦和排在三位的常陸日立礦山產銅之和的70%,換句話說,這三座銅礦,佔到了日本銅礦開採的7成以上。

別子銅山被發現的時候,正值德川幕府小農經濟崩潰的初始,德川幕府治下的農地尚且可以供給幕府基本之初。

但是進入18世紀之後,德川幕府財政徹底奔潰,僅住友家上交的別子銅山開採分紅就佔到德川幕府一年收入的1/5。

而根據協議,住友家只需要向德川幕府獻上別子三成的收入,換句話說如果別子銅山改由幕府國營,僅一座別子銅山的收入就可以佔到德川幕府收入的一半以上!

秀家心知,在發現別子銅山之後,這面龐大的開採量是絕對不可能瞞過豐臣秀吉的。以豐臣秀吉的貪婪,秀家必須要提前為準備好他的那部分利益,這就是一種保護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