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秀家久久沒有回覆,筒井順慶咳嗽了幾聲,抓住秀家的手臂祈求到“筒井家雖然不算強大,畢竟是大和的名門,在畿內也有威望,殿下如果能夠保證筒井家家門不衰,筒井家必然會在殿下需要的時候報答殿下的。”
秀家看著筒井順慶冷靜的說道“何為家門不衰?如果有朝一日要筒井家轉封他國,少僧督時候接受呢?”
“轉封他國?”筒井順慶有些驚訝的看著秀家問道。
“父親大人的本據城已經確定定在大坂,那麼攝津就是天領,與攝津相交的山城、播磨、河內、和泉、大和都不可能安排十餘萬石的大名,筒井家的轉封已成定居,如果真的到了呢一天,筒井家願意轉封嗎?”
歷史上的筒井定次就是在秀吉下達轉封命令後執拗了一下,故意拖延,引得秀吉大發雷霆,要將筒井家改易除封。
最後還是他出身公家的老媽,親自道秀吉那邊賠禮道歉,才換來了伊賀國十萬石的轉封,雖然名義上是賞賜其小牧長久手之功,但是總石高是減少的。
最後,經過他母親多年的努力,筒井家終於在關原前恢復到20萬石的大藩。
秀家此刻將這個問題重新丟擲來,就是要讓筒井家有所準備。
筒井順慶聽到秀家的陳述,沉默了片刻之後,向秀家問道“本家會被轉封何處?”
這個問題秀家哪裡知道,思考片刻後就對筒井順慶說道:“這我目前還無法給出準信,只是詢問您的態度,是否接受轉封,如果接受的話自己先提出來得到的回報,一定會比被動接受轉封來的豐厚。”
“實不相瞞,本家此次就是為了支援討伐德川家,父親大人已經吧筒井家的軍勢轉給我支配,如果筒井家能夠在此戰中立下戰功,因功加封不成問題。”
“戰勝德川參議之後,父親大人一定需要一位信得過的武士鎮守在德川邊上,少僧督覺得筒井家值得信任嗎?”秀家拿起一盅酒杯,喝了一口玩味的說道。
“筒井家是絕對值得信任的,這點請羽林殿下與權大納言放心。”
“如此我心中就有數了,如今戰事未定,對德川的處置也不清楚,或許是三河、或許是遠江、或許是駿河,筒井少僧督都願意去嗎?”
“轉封如此遠嗎?伊勢近江不行嗎?哪怕是紀伊呢?”筒井順慶用渴求的目光看著秀家問道,可是回答他的只是秀家淡定的搖頭。
似乎看到了秀家的堅持,筒井順慶只能認下被轉封道東海道的結局,開口說道“不過好在這些都是開發多年的富地,那麼請問石高會給與多少呢?”
“這點我會盡力為筒井家爭取,不過想來多獲得個3~5萬石還是可以的。”
此時筒井家的石高是大和14萬石,如果加上這3~5萬石的加封,就是18萬石往上的大名,這個體量即便在羽柴家內都屬於雄踞一方的存在。
筒井順慶也清楚,自己此戰中參戰的軍勢不過3000餘人,根本不足以獲得潑天的軍功,能夠獲得3~5萬石的增封已經是秀家運作的結果了,因此已經非常滿意。
“儘管如此,我也非常滿意了,多謝羽林殿下從旁協助了。”說罷,筒井順慶再向秀家行禮。
“此事你不必謝我,我還有些事情需要你的幫助。”
“但說無妨,凡是用得著本家的地方,儘管開口。”
“我想你將蒲郡的上之鄉城交給我管理,我想在那裡設定港口,當然此地在名義上還是你家的領地,具體做什麼,你就別管了。”
秀家要租借上之鄉自然是為了修築港口方便蝦夷貿易啊,瀨戶家正從蝦夷運輸而來的貿易量越來越大,沒有一個直家的中轉站修整和隱藏,遲早有一天會被秀吉知道自己的秘密,因此秀家才想到租借蒲郡地方修築港口。
這個地方三面環山了,一面臨海,正是一塊獨立的小王國,能讓秀家足夠隱蔽的處理領地和港口的事物。
而且這塊領地現在的石高不過2000石左右,相比較筒井家獲得的增封顯得那麼微不足道,也算是秀家收取的一點利息。
“此事沒有問題,還有嗎?”
“沒有了,筒井家獲得增封本就是是你們應得的,我有怎麼會向你們索取利息給與你們枷鎖呢?只是希望以後筒井家可以與本家步調一致,不然因此觸怒了父親大人,我也會很麻煩的。”
“此事請您放心,筒井家以後一定以羽林殿下唯命是從,殿下如果不信,我可以讓藤四郎認殿下為義父,永不背叛。”
啥玩意?我要被一個比自己大十歲的成年人認作義父?這件事秀家怎麼聽怎麼覺得膈應,趕忙阻止道“萬萬不可,我觀藤四郎兄以後定是能中興筒井家之主,,我只不過是推波助瀾罷了,少僧督太過悲觀了,藤四郎如果不嫌棄,我們可以結拜為兄弟,你為兄,我為弟,如何?”
此前一直被自己養父貶低的一無是處的筒井順慶,現如今聽到秀吉誇獎自己,當即同意秀家的結拜要求,對於筒井順慶而言,他所要的不過是與秀家有一個羈絆罷了,是父子、是兄弟並無差別。
於是兩人就在筒井順慶的見證下,在郡山城結拜為異姓兄弟,並約定兩家今後守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