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酒過後第二天一大早,縣尊大人就打道回府了,職責所在不敢擅離太久,不過還是讓他家的管事留了下來,於是眾人送君送到小村外之後,心照不宣的回到郭家,不敲定和郭家深度合作的事情誰有心思回去啊。
縣太爺家的管事留下來幹嘛,好看啊?還不是為家裡的生意。大明朝為官不易啊,當朝建立二百多年以來,從開國到現在楞是沒有給官員加過俸祿,生活成本卻日益增高,搞到現在好像大明朝就無官不貪,生活逼的呀,搞不懂這歷代皇帝都怎麼想的,難到說帝王學裡邊就沒教過“帝逼官貪”這個嚴峻的問題麼?
朝廷大員可以貪孝敬,地方官沒辦法啊,但是靠在地方那就只能利用職務之便做點生意賺錢了,善於經營的可以正當賺錢,不善經營的那就用權利賺錢,反正不賺是不行的。
縣尊家也在縣城開了家鋪子,來來往往的客商那都得給點面子,所以一直比較穩定,雖不能暴富,但也能維持縣太爺一家的支應,現在能搭上郭家正當的多賺些錢財,誰又能拒絕呢?這就是留下管事的原因。
經過三天緊張嚴肅的閉門會議,圓滿達成互諒互惠的多方貿易協定,各方代表紛紛發表簽約感言,信心滿滿的共同展望美好的未來。
完了,告辭閃人...
郭家上下又忙活了一天才收拾完殘局,當然這就不關郭大少爺的事了,他現在的重大任務就是教會崔家大小姐騎摩托,話說,崔大小姐都憋了好幾天了。要說誰最希望這些各家的大掌櫃趕緊滾蛋,莫屬崔家大小姐。
這時候的崔茵茵已經完全不避閒了,就算有閒言,在騎摩托的強大欲望下也得有多遠扔多遠,再說這裡是郭村,自己也需要儘早的宣佈自己的主權。
就在新修的路面上,一輛小巧的摩托車,郭大路在後座,崔茵茵就等於被他抱在懷裡,羞澀靦腆這時一概不見,有的只是緊張興奮專注的一張小臉,死死的盯著路面,耳邊不停的傳來郭大路的聲音,就是手腳笨拙的不太聽使喚。
跟崔家大小姐有著同樣心思的還有一人,那就是吳家大公子,不過他就沒有那麼好的手把手教的待遇了,郭大路給他戴上頭盔護膝之類的護具,告訴吳家大公子做好受傷的準備,一番口頭的指導過後,就放開讓他去摔,啥時不摔了基本就會了,摩托車摔壞了不要緊,反正七千多兩銀子在,回頭換輛新的就好。
吳家大公子心中的慾望同樣火熱,這時候別說有可能受傷,就是刀山火海擺在眼前,說不得為了騎摩托也得趟一趟。
郭村的路夠寬也夠長,郭大路限定只准掛在一檔,只要吳公子自己不作死,那基本上也不會有啥大問題,就由得他去折騰了。
郭家老爺也需要儘快趕回府城去坐鎮,但走之前必須要做完一件大事,那就是請三媒上崔家提親,把兩家結親的事敲定下來,當然這早就說好的事情就不會有啥波折了,媒婆上門,崔老爺同意,收下聘禮,這個流程走完,崔家大小姐就被打上了郭大路的標籤。提親、定親、接親的結婚三部曲,這就算完成第一環了,至於定親的文定之喜什麼的,那是下一步的程式。
喧嚷過後剩下沉寂,日子不能過的天天烈火烹油,細水長流才是正理,痛快完了就得老老實實的去上工。吳公子回去了,帶著滿身的擦傷、青腫,騎著一輛嶄新的嘉陵摩托車回去了。崔茵茵心滿意足的被郭大路猥褻了幾天,也回去了,騎著一輛銀白色的小摩托回去了。
停下的各項工程重新啟動,環線道路崔家段也直接開始劃線築路基,崔老爺沒來得急核算正長在地裡的青苗損失,就被郭大路催著趕緊騰空全部的糧垛,大量的飼料玉米來了。
整個涪陽縣的腳行車馬行全部被縣太爺臨時徵用,算徭役,管飯,沒工錢,日夜不停的從郭村往縣庫裡轉運糧食,好在玉米都是防潮密封袋包裝的,標準五十斤一袋,搬運裝車十分方便,到縣庫裡一摞碼起來就完事。
崔家也被強分到了一萬袋的量,按照郭大路的說法,這才在哪說起哦,自己一不小心總共訂購了一百萬袋的量,所以,趕緊的,開鍋釀酒,快快的消耗才是正理,這就給崔家莊調一波匠人過來修豬圈,趕緊的,選豬圈的地址,旁邊搭配屠宰場,豬糞的好去處是魚塘,所以趕緊的準備崔家莊的人手,在豬圈邊上開挖魚塘...
崔老爺差點沒一口氣背過去。
首次見識到發瘋的賢婿,崔老爺自知不敵,虛晃一槍拍馬換將,崔家大小姐出馬。
郭大路暗暗一笑,“耶”目的達到,這就對了嘛,誰有心情對著老丈人那張老臉,嗯,還是跟小娘子共事有情調些,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嘛,嘿嘿......
不管咋說,郭村的建設未完,現在又牽扯出崔家莊的建設,將來兩邊必定成一體,就是說一樣的重要,崔茵茵的意見是,先完成郭村的建設再說,郭村建好,崔家莊有個參照的樣板才好合理規劃,現在唯一可以先進行的事情就是完成象郭村一樣的供水系統。而供水系統的主要目的現階段就是開荒,儘快先把崔家的荒地開發出來,有了大量的土地也才能吸引來更多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