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輔國將軍是我們的戰友,但說無妨。”
“在輔國將軍、徐州治、晉陵郡府以及各處掾史府邸之中的還有十餘人。”林綏趕忙回答。
郗愔頓時一臉黑線。
原來關中的手都已經伸到自己府邸之中了,他頓時一揮衣袖,連“都督”都不喊了:
“仲淵,是不是未免過分了些?”
“之前伯父是伯父,關中是關中,只不過現在才合二為一也。”杜英卻並沒有慚愧之意,“不過六扇門從不對自己人,所以輔國將軍府邸中的探子,先撤去吧。”
林綏趕忙應諾。
郗愔也輕輕鬆了一口氣,他自然知道,杜英其實也是做給他看的,就是為了當著他的面表示撤走探子,以展示在杜英的心中,已經把郗愔當做了自己人。
郗愔承情,自然也不再多追究。
林綏接著說道:
“除此之外,京口原本就是建康門戶,不少商隊都會選擇走京口瓜洲北上南下,所以駐紮在京口的關中商隊還有五支,並且掌控有店鋪十餘家,一旦需要人手,這些商隊,都可以發動。
另外,《京口日報》和《北固山週報》,背後都是六扇門協調關中和本地商賈出資籌辦的,報刊內容和發行時間,六扇門可以完全掌控。”
郗愔的臉色頓時變得精彩起來。
原來自己案頭上常備的報紙,竟然背後都有關中都督府的身影,在此之前,他還認為,有本地商賈和世家參與到其中,這報紙至少應該能夠保證公平公正才是,卻沒有想到,自己所能看到的那些資訊, 仍然還是六扇門, 是關中想要讓自己看到的。
所以只是憑藉著報紙,關中就能夠對江左施加多少影響力?
畢竟在九品中正制制度下,真正掌握權力、左右局勢的這些人,還是讀書認字的, 所以一旦報紙煽動什麼, 又會有多少人選擇相信並且遵從之?
杜英當即開口解釋:
“報紙報道之公正和詳盡,本來就是報刊生身立命的根本。
伯父, 有一句話叫, 群眾的眼睛永遠是雪亮的。
如果報紙總是在胡編亂造,總是在煽動引發一些子虛烏有的仇恨, 那麼人們或許在一開始會上當, 可是漸漸地,就會意識到根本沒有那麼一回事,自此之後,誰還會聽信報紙的說法?
所以報紙的作用, 很大, 卻也是有限的。”
“在有限的範圍內, 新增少許春秋筆法、太史公說, 也是能夠漸漸顛倒黑白的!”郗愔略有些不悅的說道。
“古往今來, 此皆有之, 又何止是報紙一家?”杜英好奇的問道, “就在剛才, 伯父還幫著小侄正名來著。”
郗愔想到了自己剛剛為杜英想出來的那些冠冕堂皇的南下理由, 雖然不能說字字句句都是錯的,但是至少掩蓋了很多不應當為大眾所知的緣由。
豈不也是春秋筆法的一種?
郗愔無從反駁, 要說哪裡不對,大概也就只有關中來江左開辦報紙, 本來就居心叵測了。
可是之前並沒有阻攔,甚至江左還將其作為關中諸多令人眼花繚亂的新事物之一而敞開門來歡迎, 現在卻在報紙已經有了很多受眾之後,要將其連根拔起, 也說不過去。
只能期望真的一切都如杜英所言, 只是稍稍可能改變一下說話的語氣,不會直接顛倒黑白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