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願意追隨司馬!”
眾將士紛紛拱手。
謝奕笑了笑,目光一直向西看去: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去接一下,讓弟兄們早點兒歸隊。”
話音未落,他率先向前走,向西走。
一名名王師將士們都跟在他的後面,甚至那些已經從謝奕身邊走過去計程車卒,也都紛紛停下腳步,茫然的回頭之後,便果斷的轉身。
鼓聲仍然在四面城牆上響起,這鼓聲,夾雜著風聲和吼聲,讓王師將士們的步伐越來越快。
——————
桓豁站在南陽城門外,抬頭看著城門匾額的“南陽”和城門的名字,深吸一口氣。
這裡並不是南陽的西門,而是南陽的南門。
並不是桓豁一開始派出奇兵襲擊的西門。
城中守軍並沒有堅守南門,而是選擇直接開啟城門,這已經足以說明,守軍並不打算堅守城池了。
桓豁並不覺得這是謝奕一貫的作風,唯一的可能,自然就是謝奕已經察覺了他們這些“入侵者”的身份,因此選擇了避戰。
“都說謝司馬是男兒豪傑,如今看來,見到西門失守,甚至連南門都不願意守了,不過爾爾。”跟在桓豁身邊的一名年輕人,不屑的撇了撇嘴。
桓豁皺了皺眉,但語氣仍然平淡:
“餘雖與謝無奕相交不深,但也知謝無奕,知其可為而為之,知其不可為而若有為之需亦為之。
如今謝無奕棄城而走,絕不是因為其害怕強敵,否則當初他就沒有能耐打下來這座南陽城。
大概也不是因為他念及舊情,不願和我們為敵,因為大家既然已經分屬兩方,兵戎相見也是可以預料的。謝無奕就算是沒有做好準備,也應該能夠接受這樣的結果。”
年輕人的臉色微微一沉,不過當他察覺到桓豁的神情更要陰沉幾分的時候,也就不敢擺出這般神情,趕忙微微低頭,避開桓豁的眼神。
戰場上殺敵無數的猛將,其眼神之中自有幾分不怒自威,是這年輕人所畏懼的。
桓豁看到了年輕人臉上一閃而逝的不滿,不過他並沒有多做聲。
畢竟這不是別人,而是自家大哥的四子桓歆,此次隨著桓豁北上,既是為了尋覓機會建功立業,大概也是桓溫想要讓自己的兒子提前知道鬥爭的殘酷。
曾經並肩作戰的袍澤,也不是沒有反目成仇的可能。
當然,這大概也是桓溫在桓濟失敗之後吸取到的教訓,自己之前一直想要透過讓兒子們自學成才,然後考察選拔出來一個天才的方式,選取自己的接班人。
然而這樣甚至有點兒類似於養蠱的選拔方式,導致的後果就是,諸如桓濟這樣心比天高、能耐卻寥寥的兒子,只能在外面給自己闖禍,最後還需要桓溫想辦法擦屁股。
所以桓溫也只能想辦法給自己那幾個沒有天縱之才,卻一個個躍躍欲試想要成為又一個大司馬的兒子們儘可能安排出去走走看看的機會。
把桓歆安排在桓豁軍中,便是這個目的。
桓豁見桓歆甚至連和自己對視的勇氣都沒有,自然也有些失望。
的確,有一些能耐是後天培養鍛煉出來的,但是不可否認,還是有一些本領,應該屬於天性。
而桓歆,儼然都沒有質疑自己、反對自己的哪怕一點點勇氣,一個眼神就能讓他繳械投降。
這樣的人,以後如何能面對如狼似虎的敵人?
更何況才是盤踞在關中的那位,無論是改革民政還是光復土地,所呈現出的,都遠遠不是臥虎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