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們今天要目送太守大喜,為太守送上自己的祝福。
馬隊行進,走過達官顯貴們的府邸。
府邸門口,或是空空蕩蕩,或是懸掛了紅色的燈籠。
杜英的目光也在這些大門上逐次掃過。
空空蕩蕩的大門也不代表著裡面並沒有人住,只不過顯然主人在表達自己的一些想法。
或是不配合,或是在觀望。
而那些掛了燈籠的,也不見得都是支援杜英的或者太守府的屬官。
比如杜英就看到了大司馬府門口的紅燈籠,大司馬還是很給面子的,而郗超也帶著同僚們候在門口,對著杜英施了一禮。
又比如杜英看到了顧陸兩家門口的紅燈籠,顧會和陸納上一次固然已經接受了杜英提出的建議,但是並沒有給出什麼時候會傾力北上的準確時間,顯然他們還在猶豫,又或許是在等待王右軍開出新的籌碼以把他們拽回到江左陣營之中。
所以杜英並沒有把這些人當做盟友,至少目前不是。
小小的燈籠背後,人情冷暖、其心各異。
杜英覺得很有趣,卻不在乎。
因為他已經穿過內城城門——長安現在自然不能再有皇城和宮城的稱呼——進入了外城,並且看到了前方路邊黑壓壓的人群。
杜英露出笑容。
內城的那些勾心鬥角、權謀私慾,讓他覺得聒噪而厭煩。
看一看自己的百姓、自己的子民,心情會舒暢很多。
“參見太守!”
“太守吉祥!”
“新婚大喜!”
人群中響起呼聲。
聲音一開始很低,只有寥寥可數幾個人,但是很快,聲音越來越多,有些嘈雜,不過短短几個聲浪之後,就匯聚在一起,變得整齊劃一。
“太守大喜,吉祥萬安!”
一聲又一聲,人們振臂高呼。
杜英的笑容更盛。
他知道,人群中,有專門安排下的一些人在帶頭喊,不然以這些百姓的知識水平,是喊不出來這樣的話的。
但是這又何妨?
且看看那些神色激動的人們,杜英相信,他們喊出來的話都是真心實意的。
他們願意為自己歡呼,這就足夠了。
聲音越來越響、聲浪越來越高,直直的拍打城頭。
內城單薄的城牆,似乎都要被聲浪直接拍碎。
站在城頭上戒備的王師將士,歸屬於於談麾下,另外還有一些謝奕的親信部將協助,都是杜英絕對信得過的人,因此此時他們也在盡情的歡呼著,一個個臉上帶著喜色。
關中盟的將士在晃動手中的旗幟,那是他們的盟主。
謝奕麾下的將士也不甘示弱,敲響了城頭的鼓,那也是他們的姑爺好不好?
整個長安城,外城已然是一片歡鬧喧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