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隨口講述之間,各種兵法術語,頭頭是道。
似乎察覺到杜英和王猛好奇的目光,那校尉拱手,有些靦腆的說道:
“末將先輩多為軍中將領,從軍營中長大,所以知道的多一些。”
杜英看著這個年輕的鷹揚校尉,覺得這樣的人物,歷史上也不應該毫無姓名,桓溫既然把他派過來,本身也說明桓溫看好他。
“校尉客氣,剛剛只知校尉姓朱,表字次倫,還未來得及請教大名?”杜英微笑著問道。
剛剛戰鬥打響,這校尉從軍中折返,來的倉促,大家都沒有好好打招呼。
朱次倫趕忙拱手,對於這個桓溫欽點的督護,他當然不敢大意,久在軍中的人,最是清楚什麼叫做“尊卑”:
“末將單名序,朱序。”
王猛微笑著亦然通了姓名。
杜英卻沒有說話。
兩人好奇的齊齊看過去,朱序還倒是自己的名字有什麼問題,杜英卻已經回過神來,爽朗笑道:
“次倫不必如此客氣,你我年紀相仿,總是‘末將’、‘末將’的,餘都未免慚愧,這兵法常識,還得仰仗次倫耐心解釋呢。”
朱序受寵若驚。
而杜英又何嘗不是心中狂喜。
世代將門,又姓朱。
沒想到還真是不可忽略的人物。
變數。
淝水之戰這一奠定南北朝格局的大戰中,最大的變數。
也是苻堅敗得一塌糊塗、王猛畢生心血付之東流的“罪魁禍首”。
一邊王猛,一邊朱序,也難怪剛剛的杜英,有一種夢幻的感覺。
不過杜英來到此世,也算是已經見過不少“名場面”了。
王猛和苻堅的會面,他都已經經歷過,這還真不算什麼。
朱序並不知道杜英在轉眼之間已經轉過了這麼多心思,甚至都已經做好了挖牆腳的準備。
其實他本人,還沒有從杜英剛剛表示親近的話語之中回過神來。
杜英是什麼人?
現在大將軍身邊炙手可熱的新星。
如果說在昨天之前,大家還以為這個年輕人只是靠出身和耍嘴皮子功夫,一時間矇蔽了桓溫,方才獲得高官厚祿,那麼昨天一場戲劇表演下來,每個人都不得不正視杜英的存在。
態度改變的,其實主要是那些原本對杜英心懷不滿,或者說抱有較大敵意的。
也就是是那些背地裡已經有攛掇桓溫登基的小心思的人。
在他們看來,杜英的出現,顯然平添變數不說,而且杜英和謝奕走的如此之近,到時候豈不是又會響應謝奕,變成他們的阻力?
然而昨天杜英一場戲劇表演下來,看上去是把謝奕、司馬勳和關中盟這些子午谷之戰的參與方都給表揚了一番,但是這樣的戲劇以後在荊州、在整個典午朝各處州府演出來,代表的自然也就不再是桓溫軍中的某一支部隊,而是整個北伐大軍。
直接受益的,自然是桓溫。
更不要說最後的那一首詩歌面世,更是點燃了所有人心中的鬥志。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讀方式。
諸如謝奕這種,自然認為這是在歌頌當今陛下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