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雄不會拒絕他們的求援,但是自然也就不會再支援求援的那個人。
想明白箇中關節的杜英,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向桓溫。
怎麼感覺,仗劍北伐的桓溫,好像變成了秦國選拔接班人的磨刀石?
好傢伙,關底boss?
不過還真別說,歷史上的桓溫真的就扮演著這個角色,最終苻萇率軍追擊桓溫的時候,立功心切、中箭身亡,苻生就這麼贏了。
桓溫因為並不知道歷史上到底是怎麼回事,因此倒是並沒有杜英這種怪異的感覺。
他從容指著前方營寨說道:
“這一晚上雞飛狗跳,氐蠻定然已經疲憊,傳令,進攻!”
中軍令旗飛舞,鼓聲震天動地。
晉軍將士們沒有吶喊高呼,而是邁動著統一的步伐大步向前,腳步分外鏗鏘。
晨光中,刀劍閃動著寒芒,盾牌反射著光亮,一支支長槍,彷彿要刺破碧空。
晉軍將士,士氣如虹!
負責正面進攻苻生營寨的,是前日曾被桓溫點將的高武。而負責進攻苻萇營寨的,則是桓衝,另一名被點將的戴施,則負責迂迴進攻藍田城。
都是桓溫麾下猛將,而且杜英感覺,桓溫的佈置也非常有意思。
並不是以強制強,而是有點兒田忌賽馬的感覺。
他軍中戰力最強的桓衝並沒有對上苻生,而是去戰苻萇,自然是桓溫希望桓衝能夠率先擊破苻萇營寨,直接切斷苻生和藍田兩處的聯絡,再逐個擊破。
不過這又不是純粹的田忌賽馬。
因為戴施和高武,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將領,自然非是等閒。
而且壓力最大的高武這邊,還有桓溫親自壓陣。
總歸不會讓高武獨自承擔面對苻生。
站在臨時搭建的點將臺上,桓溫從容不迫的下達一條條命令。
這些命令其實都比較籠統,大概就是“高武主要進攻何處”、“桓衝需要提防氐蠻騎兵突擊”之類的。
具體應該怎麼打,自然不是桓溫負責的。
那還要下面的將領們做什麼。
杜英站在桓溫不遠處,並沒有打擾桓溫的指揮。
刀光劍影、麟甲旗揚,眼前的壯闊景象,對於杜英這個穿越客來說,也是很震撼的。
這就是真正的冷兵器時期大會戰。
杜英之前就算是見過這樣的場面,也只是在電視上。
哪裡比得上親身經歷、近在眼前?
隨同杜英一起來的王猛,則左看看、右看看,對於桓溫的排兵佈陣自然很感興趣。
書本上寫的再詳細,自然也比不上現場實地教學。
而且真的是“教學”。
因為桓溫很貼心的派了一名校尉,跟在杜英他們身邊,隨時隨地解答他們對於這一場戰鬥的疑惑。
顯然經過之前的大帳之中的對答,以及杜英拿出來的新鮮手段,桓溫對於杜英的態度已經是純粹的欣賞和喜愛,自然期望這個年輕人經過歷練之後也能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將領。
因此,也就毫不吝惜於培養。
身為督護的杜英,很快就意識到,桓溫的誠意有多高。
跟著他們的這個校尉,很年輕,也就是二十歲上下的樣子,但是作戰經驗之豐富,看他手上的老繭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