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他也不能拒絕,上次拒絕皇帝一次後他就感到深深地後怕,現在還是老實一些吧。以他宋應星多年的閱歷來看,皇上恐怕是有點兒天方夜譚了,世界上那裡有會自動變硬的東西。
他覺得自己不能直接反對,用實際情況讓皇帝打消這個不靠譜的想法吧。這實驗又不困難,只是找出具體的比例、煅燒的溫度罷了,很容易。只是又要浪費不少銀子了,這麼多銀子,拿到陝西去賑災不好嗎?
在接下來的時間中,他帶領著數百名工匠進行著嘗試,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僅僅用了半個月時間,他就按照皇帝的給的配方,造出來了能夠變硬的所謂水泥。
這可是讓所有參與此事的工匠極為震驚!包括他宋應星自己!雖然用製作出來的水泥加上石子等製作出來的水泥地仍然不夠硬,甚至是軟趴趴的,但這至少表明了,皇帝的這個方法的確是可行的!
這彷彿打破了宋應星心中的枷鎖,接下來,他突然振奮起來,之前的散漫消失不見,他夜以繼日的投入其中。
宋應星已經發現了這東西的巨大用途,這所謂的“水泥”所用的材料來源如此的廣泛,成本很低,若是用來修路、建城、修渠……,若是真的做成了,他都不敢相信自己將會獲得什麼!
不說皇帝的賞賜,聽說皇上對於工匠們的賞賜極為大方。自己定然是可以青史留名,流芳百世絕不為過,自己的名字將會被億萬人所傳頌。
而且這東西真的能夠有大作用,光是修路、修城,自己就為大明立下了大功啊!
只要一想到這些宋應星身體上就充滿了激情與動力,這水泥我一定要將它做出來,宋應星暗暗發誓!
他憑藉著百工院主事的權力,調動了千餘工匠投入其中,每天都能夠進行數十次,甚至上百次,如此他們每天就能夠嘗試上百次的不同配方。這樣就避免了因為水泥的凝固時間而耽擱大量的時間。
又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宋應星終於做出了他認為可以使用的水泥,這基本上是他現在能做的極限了,若是想要再次提高,那所需要的時間至少也要一年。
雖然現在和皇上的要求仍然相差甚遠。他用自己指定的製作過程生產出來的水泥製成的水泥地,能夠在十天左右的時間內凝固,硬度倒是也不錯,但是皇上所說的和鐵差不多的程度還相差不小。
原本宋應星還準備繼續改進的,可惜皇帝這天竟然要過來看這東西,宋應星只能將這個未成品交給皇上了,希望皇上不會不高興吧。
這一天,宋應星帶領著百工院的一系列高階別工匠在大門口等待著朱由檢的到來。
很快一身常服的朱由檢來到了門口。
在宋應星等人的帶領下朱由檢在百工院四處轉轉,還對一些高階別的工匠進行了一番友好的慰問,這裡面多數工匠都是最近幾個月來到這裡的,朱由檢這段時間也不是沒有來過,只是他時間比較緊張,沒有時間在這百工院裡四處亂轉,這些工匠對自己這位皇帝還沒有什麼瞭解。
他們那裡想過自己還能和聖上說話呢?所有人都是誠惶誠恐,不過還好,幾句話之後,他們至少能夠好好說話了,朱由檢很是和藹在百工院多處轉了轉,看到朱由檢如此和藹,他們也漸漸放鬆下來,果然是聖天子啊!
這裡研究什麼的都有,水利工具、耕地工具、鍊鐵、鍊鋼、造紙、製造銀幣、織布、織棉……
朱由檢走了一大圈有一種大開眼界的感覺,據宋應星介紹,這裡的工匠們研究的東西多達兩百多種,現在很多也已經有了一些進展,只是還沒有真正的可以使用。
朱由檢也沒有怪罪,現在取得這樣的成績總體來說已經相當不錯了,甚至已經超過了朱由檢原本的想象。
說實話,朱由檢沒有想到大明現在有這麼多高水平的工匠,剛剛他們很多人的介紹的東西,就連朱由檢都覺得很有道理,若是做成了,都是有很大效果的。
朱由檢都不得不感嘆,自己的老祖宗們還是很有水平的,可惜到了明末,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很多技術都消失了。
或許是因為古代從來沒有像自己這樣講這麼多的工匠集中在一起,讓他們迸發出集體的智慧,才沒有取得巨大的科技進步。
還好,現在自己來了,一切都可以改變的。
在百工院轉了一圈用了將近兩個時辰,之後朱由檢來到了製作水泥的數個大院子。
看著這幾個院子中間擺放著數百份已經凝固的水泥,水泥旁邊還立著牌子,朱由檢一邊看一邊聽著宋應星的解釋。
朱由檢走到採用宋應星現在能做到的最好那份水泥鑄造成的水泥地前,伸手試了試這水泥的硬度,聽到宋應星對這一款水泥的介紹,心中很是高興,若是真的達到了宋應星所說的程度,那這東西就真的可以使用了。
朱由檢隨手從旁邊的侍衛手中拿過大刀,後退一步,用一部分力向地上的水泥上砍去,“碰!”,水泥地上僅僅留下了一道白印,朱由檢心中一喜,再次用更大的力氣去砍。
當朱由檢感覺用上一半的力氣時,才從這水泥地上砍下了一塊兒水泥。
“好,很好,宋愛卿,朕現在這種程度已經可以用了,這次你可是立下了大功!諸位參與此事的工匠都是與國有功,朕必重重有賞!。”
“臣等謝皇上誇獎!”
“來人,召工部尚書,內閣大學士來百工院。”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