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重鑄剛明> 第三百零七章 土法水泥(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零七章 土法水泥(求訂閱) (1 / 2)

對於這百萬難民有了解決方法的朱由檢此時心情很好。讓人送上來一份美味的午膳,之後就帶領一些內侍走出了皇宮。

朱由檢這次出行是有目的的,這段時間朝廷要在陝西大興土木,讓朱由檢想起了數個月前他就交給少府名下的百工院的水泥製作,現在據錦衣衛奏報已經有了階段性成果了,自己這一次要過去看一看,若是真的能用了,那就是一大利器啊。

百工院經過近一年時間的蒐集,這裡基本上已經彙集齊了大明最頂尖的一批工匠,當然這是除了軍工方面的工匠。

現在的百工院有較高水平的工匠超過千名,而且都是頂尖的大師,百工院的院長是在朱由檢的安排下錦衣衛從江西找來的大明大科學家宋應星。

和徐光啟不同,徐光啟的才華主要在農業方面,而宋應星則是在科研這一方面了,絕對是大明這個時候最偉大的科學家!

宋應星的卷宗朱由檢專門看過,現在也是舉人功名,然而科舉並不順利,數次會試皆不中。但是舉人功名也足夠朱由檢給他安排一些官職了。

據錦衣衛當時去找宋應星的一個百戶所說,原本此人是不願意來到百工院的,但是在知道是皇上想要見他後,此人才願意跟隨錦衣衛前往京城。

朱由檢也理解宋應星的心態,現在的宋應星即便經歷過多次會試失敗,但是仍然沒有放棄心中的進士夢,在朱由檢看來,他恐怕還在等著朝廷下一次的恩科了,這個時候的讀書人,最看中的還是科舉,一切都是為了科舉!

不過他既然已經來了,就不要想著再回去了。

宋應星剛到京城,朱由檢對他考核一番後,直接任命他為百工院主事,負責整個百工院,千名老工匠以及數千名工匠學徒的工作。

這大小也算的上是一個官職了,正六品,絕對不算低了,尤其是對於他這麼一個小小舉人。可惜宋應星還是向朱由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想著之後參加會試中進士。

對於他這樣的想法,朱由檢是又高興又煩惱,一番考慮之後,朱由檢還是讓宋應星暫時的管理百工院,這樣就不影響他之後的會試。

朱由檢原本還有些擔心沒有官職的宋應星能否壓得住百工院裡心高氣傲的眾工匠,沒想到,僅僅一個月時間,所有人都對宋應星心服口服,對此,朱由檢很滿意。

現在的百工院因為規模越來越大,更何況這北京城一直都是相當的擁擠,城內已經找不到合適地方供他們使用,所以在一個月前,他們搬到了北京城外,雖然直到現在百工院都遠遠沒有完工,他們還是一邊入住,一邊修建。

至於水泥的實驗問題,朱由檢是交給宋應星的,朱由檢自己並不記得真正的水泥製作方法,他僅僅知道的是民間的一種土法水泥製造,即用石灰石和粘土混合,磨成面,之後要經過燒製,再往裡面加入鍊鐵後的礦渣同磨後也就是製造出來水泥了。

這只是土法水泥的製作方法,強度、硬度都比不上真正大規模使用的水泥。

但是在這個時候也足夠用了,想到這裡朱由檢不由得感到一陣慶幸,還好前世朱由檢在農村待過一段時間,見過村裡人制作這種土法水泥,他才記下了製作方法。

但是具體的比例如何?煅燒的溫度是多少?……

這些問題朱由檢也不清楚,畢竟那時候他還小,還只是一個小孩子,能夠記下具體用的東西就很不錯了。

朱由檢覺得有了這些也足夠了,他相信大明的工匠還是能將它做出來的,關鍵是時間的長短罷了。於是他將他知道的東西交給宋應星,並說明最終的產品是什麼樣的,其他的事情就交給了宋應星。

對於宋應星而言,他從當初被錦衣衛帶往京城的時候就是懵的,皇帝怎麼會想要見他這樣的一個小小舉人,還是一個會試數次不第的舉人,他宋應星對自己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雖然疑惑但他還是進京了,無他,皇帝的召見他敢拒絕嗎,門口的錦衣衛腰間的刀可不是鬧著玩的。

更何況,能夠被皇上召見那可是自己莫大的福分啊,雖說他和他哥哥宋應升兩人還沒有放棄科考,但是他們自己知道自己,他們基本上已經沒有再考上的希望了。

現在這樣天大的機會掉在了他們兄弟二人面前,他宋應星無論如何都是不能放棄的,此去京城無論是陽關大道還是深淵煉獄,他宋應星都是要去走一趟的。

然而到了京城,宋應星沒想到自己竟然真的見到了當今聖上,只是接下來皇上想給他的官職讓他心中有些不舒服,百工院主事不就是工匠們的頭嗎?這樣的官做著有什麼意義?一輩子待在這裡嗎?

雖然他宋應星對於工匠、技術、機械等方面有著很大的興趣以及很深的瞭解,不是他自誇,這座百工院中所有的工匠都沒有他懂得多!

可是他宋應星是要當進士的,不是來這裡當匠人的,這絕對是萬萬不可的。於是他向皇帝請求了暫代百工院主事的請求,當他說完後,他害怕了,他都不敢相信他有這麼大的膽子。

這要是得罪了皇帝,自己以後還能考上進士嗎?就算考上了,皇上若還是讓自己擔任這百工院主事,自己又該怎麼辦?

幸好皇帝沒有怪罪他,皇上的容人之量果然是非同小可,讓自己這個小人物對皇帝極其尊重。

他宋應星也是一個誠信之人,既然自己答應管理這百工院,那他也就盡職盡責。

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他就讓這裡的工匠對他服氣了。原因很簡單,宋應星對於他們的多種技術都提出了一些改進的想法,而且還很有效,他用他的能力讓這些工匠對他老老實實的。

在這過程中,他宋應星也過的很開心,和這麼多同行在一起的感受真是舒服。可惜的是大明最頂尖的工匠他看不到,那少府裡製作玻璃、鏡子這些東西的工匠他遇不到,這讓他甚是可惜。

這一個月時間過去後,他再次收到皇帝的召見,皇帝吩咐給他一項任務,甚至為此還專門撥給他一萬兩銀子來製作這什麼水泥!

世界上真的有這麼神奇的東西嗎?他對此是深感懷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