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重鑄剛明> 第三百五十八章 治本之策(求訂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五十八章 治本之策(求訂閱) (1 / 2)

一口氣說完的周應秋此時突然覺得自己此時是一身正氣,簡直就是天下人的希望,想了想,他感覺說的不夠完善,於是繼續開口了。

“若是他們選擇繼續向上考,可以讓那些透過了童生試計程車子們能夠賺取一些銀子以貼補家用,更重要得是他們有了之前擔任官員的經歷,考上舉人或者進士之後能夠快速的投入到的新的官職之中,更好的做好百姓們的父母官,這簡直是一舉數得的舉措。

若是他們不願意繼續考試,也能夠繼續為朝廷為大明為億萬百姓做事情,並且憑藉著自己的政績,一步一步的向上走,更好的為朝廷、為百姓做事。

而不是已經數十歲了,已經垂垂老矣,卻還一事無成,還要老家中的老人、妻子來養活他們,簡直就是枉讀聖賢書!

因此臣認為,此法是極為恰當的,當然諸位同僚若是有什麼看法可以繼續商議,以便解決吏治敗壞這個千古難題。”

朱由檢倒是很滿意,這位周應秋還真是個人才,將自己給他的打算他還進行了一番補充,而且補充的還相當好,真不錯!

旁邊的一眾人都要些傻眼,這個方法好嗎?

既好又不好!

不好,就不好在之後的吏員豈不是真的就可以一路直接憑藉政績升上來?要知道以前的天下官員可都是科舉出身啊!這簡直就是大逆不道,老實說只有科舉這一條道路才是對他們最有利的。

現在這樣的方法還算科舉嗎?算嗎?眾人一時間也不知道。

好,就好在這個方法比他們最差的預料要好上不少,至少還照顧到了天下科舉的數百萬士子!畢竟直接為天下士子提供了數萬個十品官位,要知道之前全國所有全員加起來也不過兩萬餘人!

只是,周應秋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主意,這是讓眾人心中疑惑的,周應秋到底是怎麼想的。

即便是他的這個辦法考慮了天下士子的一些出路,但是根本就不可能實現的,天下計程車子和文官必然會反對的,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然而有人不高興,就有人高興。

朱由檢直接開口道:“諸位愛卿覺得周愛卿的這個方法如何?朕其實覺得很不錯!”

在大多數人的心中他們更想要反對這個主意,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好辦法,還不如多派一點兒人手監督。

現在這怎麼能夠同意啊,這個辦法若是直接實行,恐怕天下計程車子都要瘋了,他們這些人還要不要士林名望了?

但是一時間竟然沒有人開口,周應秋心中大喜,難道這些朝廷重臣都同意了嗎?他突然感覺事情有點兒魔幻,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

李國普看著這一切,心中突然感到悲涼,都是貪生怕死之徒,科舉這樣的大事豈能輕動?這是我等安身立命的根本!

更何況一旦在全國推進這個方法,那麼舉人、進士還有存在的意義嗎?沒有了,真的沒有了,那些經過長時間地方上任職官員的做官本事可是遠遠大於那些一心只讀聖賢書的進士們!

只要朝廷中央對他們的升遷不做阻礙,這些人的升遷速度必然是要超過大多數苦讀數十年書看中進士後作一任縣令的。

如此一來,士子們究竟要選擇那一條路還不清楚嗎?科舉恐怕就真的名存實亡了。

那麼朝廷會為這些人設立阻礙那?肯定是不會的。

現在誰看不出來,這個辦法根本就是皇上自己的想法,皇上最喜歡做實事的官員了,那些人的成長那裡還有阻礙啊!皇上不推著他們向上走就很不錯了。

而且皇上甚至不會到此為止的!按照皇上的喜好,一旦此事真的推行成功,皇上恐怕等不了這麼長的時間,他定然會直接廢除所謂的舉人、進士功名,畢竟這東西已經沒用了。

這怎麼可以,絕對不行,這件事情絕對不能開一個口子,科舉那個天下士子的根基,也是在座諸位的根基,絕對不能動!

他起身說道:“皇上,臣反對,科舉自隋朝建立起到現在已經有一千年了,自我太祖皇帝確立以科舉選拔官員也已經兩百又六十年矣,三年一次的殿試已經有八十餘次,為我大明選拔了數之不盡的人才。

他們出將入相,為我大明億萬百姓殫精竭慮,前有名傳天下“三楊”(楊士奇、楊榮、楊傅),中有挽我大明於危難之際的“於少保”以及文武雙全新建侯“王文成公”(王陽明),後有輔佐幼帝為我大明查漏補缺的“張文正公”(張居正),無一不是頂尖之才。

而他們都是科舉從全國的數百萬士子中選拔出來的鼎鼎大才,他們為我大明殫精竭慮,為我大明立下了不世之大功,護我大明兩百六十年啊!

這都表明了科舉乃是真正的選拔人才的制度,科舉於國於民皆極其重要,萬萬不能動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