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閔心意已決,當即點領五千精騎,一萬精銳步卒,外加三萬輔兵和民夫運送糧草,浩浩蕩蕩的殺出長城以北,迎戰慕容恪的大軍。
………………
初春。
江南的柳枝已經抽出嫩芽。
長城以北之地,還在大雪紛飛。
茫茫的雪原之上,數萬的燕軍鐵騎,激盪著一片沖天的雪霧,滾滾而來。
雪霧之中,甲衣如雪,槍戟如林,極其雄壯。
燕軍還是那隻燕軍,但是氣勢已經完全不同,一個個如同下山猛虎一般,士氣沖天,戰意濃濃。
在那一片如雲的旌旗之中,正中的一面纛旗,顯得格外的顯眼。
纛旗之下,一名身材修長的青年,端坐在雪白的戰馬上,面如冠玉,極其俊美,全身散發著一股勃勃的英氣,還有一種難以描述的魅力。
大概是因為太俊美的緣故,在他的胸前,還掛著一個猙獰的面具。一旦進入戰鬥狀態,就會戴上這個面目猙獰的面具,震懾敵軍。
此人就是鮮卑人的戰神慕容恪,也是鮮卑人的驕傲。
慕容恪自出道以來,未嘗一敗。
而且為人謙恭仁和,平易近人,體恤下屬,而且每戰都身先士卒,率先衝鋒,贏得鮮卑士兵的尊敬。再加上其居功不傲,心胸寬廣,與其他大臣相處之時,也是極其謙恭有禮,深得燕國上下的尊重。
就連王太子慕容儁,可以在慕容垂尚未成年之時就產生了嫉妒和打壓之心,但是對慕容恪卻是極其尊重。雖然他也擔心慕容恪的名聲太盛,影響他的王儲的地位,但是對慕容恪本人,卻從無刻意陷害和打壓。
在鮮卑人的眼裡,慕容恪就像神一般的存在。只要他在軍隊之中,鮮卑人就像打了雞血一般,士氣沖天,打起仗來奮不顧身,悍不畏死。
馬背上的慕容恪,一臉的淡定從容,絲毫沒有大戰來臨之時的緊張,光這份氣度,便令身邊諸將安心不小。
大軍已經進入燕山地界。
燕山,是幽州的屏障。
冉閔屢屢利用燕山的山道,奇襲燕軍,幾乎每次都取得不俗的戰績。
雪原之中,斥候騎馬來來往往,激起一溜的雪塵。
“啟稟大都督,魏軍又偽裝鬼兵,襲我後軍,幸得有巡護之鐵騎相助,折損極微。”
“傳令巡護之騎,不得懈怠。”
“喏!”
“啟稟大都督,魏軍騎兵,屢屢從山道之中突襲我軍步卒,已不堪其擾。”
“傳本都督將令,不得混亂,做好戒備!”
“喏!”
…………
魏軍依託燕山,騷擾和襲擊燕軍,弄得燕軍顧此失彼,筋疲力盡。
但是慕容恪並不為所動,只是下令全軍最好戒備,前後軍保持安全距離,繼續穩步向漁陽城而去。
兩個絕世名將,終於碰撞在一起,決一死戰。
兩人的勝負,關係到燕魏兩國的國運。
冉閔若敗,則冉魏政權便將土崩瓦解,煙消雲散。
慕容恪若敗,則燕國必當元氣大傷,遲早被魏晉所滅。
這一戰,到底會鹿死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