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韓劇已經有了,可見其腦洞之大,創作理念之超前,這或許就是編劇為王帶來的好處之一。
所以這個劇本倒是其次,方傑真正感興趣的是寫這個劇本的編劇,這傢伙絕對是個人才。
於是某天下午,方傑和李晴,在家中接見了從韓國風塵僕僕趕來的《仁顯王后的男人》編劇宋載正。
宋載正是位70後女性,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十分仰慕天朝文化,且十分健談。
其自稱祖上其實是天朝人,因為韓國宋氏祖上都源自於中國商周時期,有的最早是出自姬姓,有的則是出自周朝末年宋國子姓,後以國為姓。
即便到了現代,族內長老們還偶爾來華國這邊參與祭祖活動。
她母親那一脈更是了不得,是驪興閔氏後人。
驪興閔氏,祖上也是源自於中國周朝的姬姓,而在朝鮮半島歷史上,驪興閔氏一直就是有名的大貴族大門閥,是高麗王朝時期十五個有資格與王族通婚的“宰相之宗”。
而在朝鮮王朝時期,驪興閔氏甚至一度成為了朝堂上最大的派系勢力,把控了朝廷決策,其族中在朝鮮王朝時期還出過三任王后,分別是元敬王后、仁顯王后、明成皇后。
正因為如此,宋載正寫《仁顯王后的男人》這樣的劇本,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一是文化底蘊在那,父母兩系在朝鮮半島歷史上都是貴族階層,家裡出過不少高麗進士和高官,可謂是書香門第。
到了當代,受本國韓流文化的影響,從事文學創作工作,搞出這種古裝+現代明星相結合的劇本沒什麼好奇怪的。
其次,仁顯王后是驪興閔氏的驕傲之一,給自己家族打打宣傳沒毛病,而且相關傳奇故事經族裡長輩們代代相傳下來,比一般人更容易獲得第一手寫作素材。
當然,宋載正丟擲這些歷史淵源,其實只是往自己臉上貼金,想在方傑和李晴這對大boss夫妻面前以示親近,要真以為她把自己當中國人,那就太幼稚了。
作為一名70後編劇,此前宋載正倒是寫了不少劇本,有些也被搬上了電視機熒幕,但都不是大火劇。
因此哪怕她比寫《來自星星的你》的編劇樸智恩更早出道,但地位遠不如對方,至今都沒獲得過國內相關獎項,連安慰小獎都沒拿到過。
所以這次被幕後大老闆欽點來華,對她來說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之前她可是興奮了好幾天,以至於一見面就興奮地開始跪舔起來。
經過一番談話瞭解,這位顯然就是典型的中段位編劇,又相對親近天朝,在方傑看來是“可造之材”。
嗯,如果方傑知道前世的時候,這位編劇後來根據漫畫改編了《w兩個世界》的劇本,然後一夜爆紅,就更加覺得自己是“慧眼識珠”了。
沙發上,方傑攬著李晴,漫無目的地將手中劇本翻看了一陣子,便抬眼對如小學生一般拘謹坐在對面的宋載正表態道:“這個本子我看了,挺好,沒什麼需要改動的地方。我會向jyp那邊建議,讓你來具體負責這個專案,回去後你就可以著手準備了。”
宋載正頓時面露喜色,趕緊起身,鄭重地鞠了一躬:“謝謝方總的信任和栽培!”
旋即又朝李晴鞠了一躬:“謝謝李會長!感謝!”
李晴面色古怪地撇了一眼自己的老公,心說這就是把人賣了,人家還替咱們數錢?
方傑注意到了李晴的眼神,不由得翻了個白眼,那意思像是在說:沒你想的那麼齷齪,至少《仁顯王后的男人》這部劇真的不會有任何改動,沒有夾帶任何私貨。
確實不需要夾帶私貨,因為《仁顯王后的男人》這個劇本實在沒什麼好改的,真正的目的是為了助推捧紅宋載正。
只要這位編劇火了,成為了大牌編劇,日後再按照他的指示,拍一些夾帶私貨的古裝劇,就很容易操作了。
所以從李晴那裡收回目光後,方傑便擺了擺手道:“不用謝我,這個機會是你靠著自己的本事爭取到的。”
話到這裡,方傑便話頭一轉:“另外啊,我有個不太成熟的想法。既然驪興閔氏是你孃家,我覺得這方面你完全可以進一步深挖出一些歷史題材進行創作。”
宋載正並非是個蠢人,心念一轉,便瞬間猜到了老闆的意思:“方總的意思是,把驪興閔氏歷史上的三位王后,全都安排一下?”
方傑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元敬王后和仁顯王后還行,明成皇后嘛……暫時擱置如何?”
宋載正又是秒懂:“嗯,方總的意思我明白了。”
但是見對面的李晴李會長不明所以,宋載正琢磨了半秒後,便主動解釋道:“我國李氏朝鮮一直是天朝的屬國,只能稱王,所以這個明成皇后,不太合規矩,拍成電視劇的話,容易引起兩國民間爭議……”
方傑也在一旁科普道:“其實明成皇后是王妃,甲午戰爭之後,清朝式微,島國策劃政變攻入朝鮮王宮,焚殺了閔妃,明成皇后是後來朝鮮高宗稱帝后追封的。”
李晴更加有些好奇:“倭寇為什麼不殺朝鮮王,反倒殺一個王妃弱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