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說到汽車設計……
別忘了,江城理工大藝術設計學院是幹嘛的。
而且江城理工大成立之前,參與合併的高校之一,就有江城汽車工業大學,人家就是分門別類專門幹這些的,相關技術人才完全不在話下。
至於材料科技,合併前的江城工業大學,其最牛逼的專業就是材料學院,國家重點實驗室就設在這裡,所以也是近水樓臺。
新能源方面技術的話,繼續讓比亞迪在廣東那邊搞研發就好了,暫時不用大動干戈。
這會兒比亞迪在汽車行業裡,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公司,他們只是在鋰電池領域裡做到了行業裡數一數二的存在,比如它是諾基亞手機的電池供應商,現在也是華為手機的電池供應商。
直到03年,比亞迪才組建了比亞迪汽車,開始進軍機動車行業,目標定位就是新能源汽車。
但短短3年時間,也不可能有多大的發展,而且一開始也是在做燃油車,以此積累整車造車的技術經驗。
如今沸騰汽車成立,而且定位幾乎與比亞迪汽車一致,經某人三寸不爛之舌以及各種威逼利誘後,比亞迪汽車作價15%的股份,整體併入了沸騰汽車,避免了重複投資和資源浪費。
但要搞清楚一件事:比亞迪汽車是比亞迪汽車,比亞迪是比亞迪,一個是造車的子公司,一個是研發鋰電池的上市總公司,沸騰汽車只是整合了比亞迪的造車部門,而不是吞併了比亞迪。
其實也吞併不了,人家02年就在大亞灣上市了,也沒必要吞併,方傑手上的事情已經夠多了,不想再自找麻煩。
現在把比亞迪汽車整合進來,除了在鋰電池技術和新能源汽車上,需要比亞迪提供支援,其實也是帶比亞迪飛起來,以後沸騰汽車賺了錢分了紅,可以反哺比亞迪,讓它有充足資金繼續搞研發,並加大研發投入。
至於華為的參與,長遠戰略是讓網約車搭上無人駕駛、虛擬現實技術的順風車,短期則是為了把中央智慧控制系統弄出來,搭載到沸騰汽車上。
沸騰汽車雖然一開始的定位就是用來跑網約車的,可不代表它就拉胯了,甚至相反,無論是外觀造型還是內部系統,都要搞得高大上,中央智慧控制系統便是其噱頭之一。
當別的廠牌汽車還在手動操控車內各種配套功能,甚至還得買專門的配件當導航裝置時,沸騰汽車已經把中控屏操作拿出來了。
這就很高大上有木有?
無論是導航、聽曲、收聽廣播,還是溫度調解、倒車顯示儀、藍芽,或是連結網際網路、網約車接單……等等功能,全都搞上!
這玩意看著高大上,其實對華為來說只是小兒科,這就是個螢幕大一點的華為智慧手機,有了智慧手機3G網路,足夠開展網約車業務。
但普通民眾可不會這麼認為。
一輛市價15萬的沸騰汽車,無論是外觀、效能,還是內部功能、科技含量,都不亞於甚至超過了市價25萬以上的B級車,這樣的價效比,大家買車時會怎麼選,還用考慮麼?
如果這樣還要猶豫,那麼加上1年只要1.2萬的買車費,終身換新車,終身免費保養,終生免費保險,不上路不要錢,終生免費升級的超級VIP車主體驗呢?
面對這麼多的套路、誘惑、噱頭,以及實實在在的價效比、優惠福利和售後託底,相關新聞一經發布,別說那些有需求的民眾了,就連那些從未奢望過要買車的人,也都開始考慮是不是要弄一臺沸騰汽車爽一下了。
有網友道出了真相:如果綜合比較的話,30萬以內的車,無論是寶馬、賓士、奧迪,還是其他廠牌的汽車,在沸騰汽車面前,都不值一提!
所以這種事吧,手快有,手慢無,當你還在猶豫的時候,聰明人早就下好了單。
沸騰汽車成立後,在年底公佈了一則資料:截至目前,沸騰汽車預售量突破100萬臺!
這個預售,可不是口頭預約或者花幾百塊錢就能預定的,而是實實在在的銷售資料,每個預購的使用者都至少繳納了1年的租賃費,訂購了沸騰汽車1年的使用權和所有權!
而100萬臺又是什麼概念呢?
2006年汽車銷售行業統計資料是,全國月均銷量是70萬臺左右。
也就是說,沸騰汽車成立不到4個月,產品都還沒影,只是講了一波故事,刷了一些新聞,然後預售資料,就超過了全國私家車1個月的總銷量資料!
牛逼了!
更牛逼的是,方傑這完全是空手套白狼有木有?
100萬輛汽車預售,每輛車1.2萬訂購費,這特麼就是120億元RMB到手了!
這可不是泡沫估值,而是實打實的現金!
之前笑話沸騰集團要造車的那些人,這會兒全都傻了。
更讓他們傻眼的是,沸騰汽車還公佈了另一項資料:沸騰汽車的計劃產能是5萬臺月,並且明年年底才會量產……
換句話說,現在訂購的話,差不多要等2年才能拿到車,為此沸騰汽車還特別凡爾賽地提醒了大家一句:等不及的就不要訂購了,我們現在確實忙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