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網遊大時代> 第426章 只租不賣的沸騰汽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26章 只租不賣的沸騰汽車 (3 / 4)

這樣的話,其實是提前20年享受到了擁有自己座駕的福利,而且這期間,還能隨時換新,享受新款新車的福利,車輛始終是保值的,哪怕不想開了,還能不再續約,不用再花錢!

這特麼的絕對是天降大福利啊!

首富就是首富,果然大氣,乾的事情真不一般,不走尋常路,福音啊!

不過同時,大家也都有些懵逼,心說沸騰汽車賣的這麼白菜價,能掙錢麼?

當然能掙錢!

按照國家標準,車輛60萬公里強制報廢,那麼理論上,不算每年的租賃收入,光是車輛報廢的時候,里程折舊費就能收回來15萬元!

而沸騰汽車的生產配置成本,是控制在8萬元左右的。

不要以為8萬元的車就有點LOW,這是生產製造成本,實際起碼堪比市價15萬以上的車了,算是稍微奢侈一點的中檔車型,差不多是高配版思域、速騰那一檔的。

再說了,車輛報廢了又不是所有零件都報廢了,很多東西都是可以回收在加工的,就算當廢鐵賣掉,那也能回收一些成本。

再一個,發生點刮蹭、燈泡配件損壞、輪胎鼓包什麼的,車輛維修得找沸騰汽車吧?

車輛內飾,比如車墊、裝飾品、手機架、導航、座椅套……等等這些,也會在沸騰汽車平臺上額外買吧?

以後新能源汽車充電,是不是得找沸騰汽車的充電樁或者電池更換平臺,這電費油錢得出吧?

總之等等等等這些增值業務,一旦生態建立起來,帶來的利潤可不少,遠比賣車賺得多!

更何況,沸騰汽車真正要做的,是網約車出行業務!

這又是一大利潤來源!

前世有網約車公司說每年虧了1、200億,怎麼可能?

且不說人家不務正業,到處燒錢,只說財務做賬這個事情吧,會看上司公司財務報表的人就知道,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會計審計標準。

按照華國的會計核算標準,客戶關係支出是計入公司成本的,所謂的“客戶關係”,比如給乘客和司機發的那些優惠卷、打折卷什麼的,就是客戶關係支出。

優惠捲髮出去了,用沒用咱不知道,也許現在沒用以後會用,反正是要計入經營支出的。

全國幾億人打車,每人發10元打車劵,那就“虧”了幾十億嘛,如果每天發一張,10天就“虧”了幾百億嘛。

是的,我們每天是很賺錢,但賺的沒有“虧的”多啊,減去之後,你看,還虧200多億呢!

但如果按花旗國的會計核算標準,這幾百億的“客戶關係”,就不是支出,而是算作公司資產。

然後這筆虧損幾百億的賬,就會變成公司總資產增值了幾百億,這筆帳再一算:臥槽,一前一後相差上千億呢,難道是我小學數學沒學好?

呵呵……

所以這個賬,一般情況下是怎麼對自己有利就怎麼算。

花旗國這麼算賬是符合其國家利益的,因為美聯儲可以無限印錢,印出來的錢,當然不能說成是負債或支出,而是有價值的資產,是要算進GDP的!

而國內網約車反其道而行之,發放的優惠卷越多,自己虧的就越多,這是成本嘛,所以咱現在混的很艱難,大俠們饒命……

其實到底賺不賺錢,不用算也知道。

前世網約車市場競爭如此激烈,人家都市場佔有率90%了,依然還有那麼多資本、企業蜂擁而至想在網約車市場裡分一杯羹,就知道這玩意到底賺不賺錢了,否則你當他們傻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血虧也要削尖腦袋往裡擠?

退一萬步講,不賺錢又如何?

方傑本來就沒考慮過靠網約車賺錢,這只是相關科技產業佈局和利國利民的需要,他要求一點都不高,只要不虧就行了。

擁有重生記憶,加上人也不笨,今世又打下了那麼大的基礎,網約車做不到賺錢,還做不到不虧錢?

這要是做不到,那還不如找塊豆腐撞死得了!

當然了,網約車產業只是第二步計劃,現在說這個還太早,第一步計劃是把沸騰汽車製造出來,然後賣起來。

沸騰集團又不用自己真的造車,這是股東之一東風汽車集團的活兒,沸騰集團只是沸騰汽車的粘合劑,主要是負責整合各方資源,充分調動大家的優勢,迅速把這事做起來。

東風汽車集團大本營,恰好就在江城,有很多方便之處,這也是沸騰集團選擇東風集團,而沒選擇其他車企的原因。

家門口好辦事嘛,連生產線都不用搬遷組裝什麼的,直接在東風廠區劃了兩套整車生產線車間分配給沸騰汽車就算完事了,這也是東風集團入股沸騰汽車的本金。

至於相關配件和配套服務,廠區裡都有提供,方便的很,車間人員也都是整體轉到沸騰汽車的名下,可以說除了來了幾名高管、生產車間換了個廠牌馬甲,其他的基本上就是原封不動,整個過戶過程沒有掀起多大的動靜。

當然了,沸騰汽車不可能完全照搬東風集團的車輛生產線,很多東西得重新設計,不光是外觀設計,內部結構也要重新設計一下,許多新材料、新技術也會運用到沸騰汽車裡,同時還要為將來推出新能源汽車做預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