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重生以來,他給自己今世定下的終極目標,就是玩上虛擬現實網遊。
而要實現這個目標,顯然前提就是要把虛擬現實技術搞出來。
事實上,重生之前,虛擬現實技術已經有了許多突破性進展,已經有相關技術可以做到“意念遊戲”。
即透過相關腦機介面裝置,收集和識別腦電波,人類只用透過目光和意念,就可以進行遊戲。
這一點無需拿出什麼高大上的理論來證明,只要看過綜藝《心動的offer:醫學生》某期節目,就知道這項技術並非只停留在理論階段。
節目中一個脖子以下無法動彈的高位截癱志願者,參與腦機介面的臨床試驗,可以用“意念”玩電腦麻將遊戲,顯然,國內醫療行業在腦機介面技術上已經取得了很不錯的進展。
當然,與最終的完美的虛擬現實技術相比,單是腦機介面技術還遠遠不夠,只能說這是虛擬現實有關的關鍵技術之一,雖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距離技術成熟和民用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不管怎麼說,既然前世都已經搗鼓出來這些技術了,說明虛擬現實並非只是科學幻想,而是切實可行的技術,只要肯大力研發,一定能取得更多的成果,在有生之年玩上虛擬現實遊戲,並非不可能。
而要研發虛擬現實技術,相關科研資金、人才就必須要到位。
但方傑很清楚,自己就算再怎麼會賺錢,再怎麼有人格魅力,單憑自己一個人,也不可能賺到足夠的科研經費,也不可能培養出足夠多的科研人才。
如果他一個人能搞定這些,那他就不是人,而是神了。
他能起到的作用,頂多就是加速和推動一下,但估計作用也很有限,正常情況下按部就班的發展,科技上能比前世向前推動10年發展時間就算不錯了,可前世即便到2030年,50歲的他估計也玩不到虛擬現實網遊。
所以真正要加速實現這些,還得靠國家發力,甚至一個國家還不行,得全世界全人類共同努力。
說到底,核心問題,其實就是要引導整個人類社會環境,讓大家勁往一處使。
但很顯然,不論是前世還是今世,國際上一直都不太平,而且都是各自為政。
方傑自問也沒有統一全球的本事,那比yy還更要不靠譜,哪怕他是重生者。
何況他還身處華國,技術和人才本來就落後,而國際上對華國一直都是各種技術封鎖,難度更大。
不過前世最有錢的幾個人,倒是給了方傑一些靈感,覺得似乎可以借鑑一下他們的套路。
這幾個有錢人,就是比爾蓋茨、馬斯克、扎克伯格,以及國內眾所周知當過首富的那幾位。
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有錢。
啊,這是廢話。
反正這幾人要麼是全球首富,要麼就是國內首富,或者曾經的首富。
現在方傑也是首富,於是或多或少,有點理解他們的想法了。
不要以為當了首富後,人生就沒有什麼目標了。
當然還是有的!
比如人類最怕的就是生老病死,首富們也怕。
於是首富們開始研究生命的本源。
有玄學派首富,成立所謂生命研究院。
不計成本砸錢進去,表面上是研究生命科學,實則是研究如何能長生不老這種玄學問題。
也激進派首富,講求我命由我不由天,比如馬斯克,搞火星計劃。
反正如果以後要死,也希望死在火星上,起碼自己算是一名比地球人更先進的火星人了。
還有逃避派,比如扎克伯格,不要“face”只要“meta”,提出元宇宙概念。
肉身雖然被毀,但思想意念可以長存,可以將自己的記憶和意識儲存到晶片裡成為一個u盤,永久快樂地活在虛擬現實世界裡。
雖然這些概念提的高大上,也不是沒有技術實現的可能,但本質上,其實只是首富們怕死,想再掙扎掙扎而已,或者說到了他們這個地位,追求也只剩下這些更接近玄學的目標了。
前世有段時間全網都在討論到底是要“星辰大海”的火星計劃,還是要“缸中之腦”的元宇宙,其實直白點說,就是火箭愛好者馬斯克與虛擬現實愛好者扎克伯格之間,對待生命的態度的理念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