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遊很難趕超你們這些大廠,但手遊那就是捨我其誰了!
未來PC市場將會落幕,移動端市場將走到前臺,而這片市場目前還處於一片無人挖掘的藍海,前景非常廣闊。
咱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手遊開發商,且不說手遊做的如何,至少資歷和地位就擺在那兒,以後智慧手機普及,大家都來做手遊時,起碼得尊稱咱一聲OG吧?
更何況,做遊戲,咱可是專業的,不懼任何人!
而要做手遊,在第一代華為智慧手機推出時,大型MMORPG網遊暫時還不適合,以目前智慧手機的效能和網際網路狀況,暫時還帶不動這樣的遊戲。
而且題材選擇也很關鍵。
老外玩家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文化背景,與國人是南轅北轍的。
比如《廁鎖》這樣的遊戲,儘管把國內玩家坑得不要不要的,但那也是因為國人玩家玩的懂,這遊戲要是給老外玩,完全領會不到裡面的套路和幽默梗,遊戲體驗會大打折扣。
又比如武俠、仙俠遊戲,老外也肯定是玩不懂的,世界觀就很難接受,就像這類電影一樣,除了不倫不類的武俠電影《臥虎藏龍》,類似題材的電影很難出圈。
反過來也是如此,海外口碑爆棚的《我的戰爭》就被國人玩家玩成了不同性質的遊戲,而《我的世界》更是被國人玩家不屑一顧。
而不論是參考前世還是今世的情況,老外玩家最喜歡的題材無非是三種:科幻、魔幻和戰爭。
也可以說就是一種題材:戰爭題材。
星際戰爭、魔法戰爭和現代戰爭。
也許這與老外們從古至今一直在不斷戰爭有關。
這也是很多國外遊戲無法進入國內,無法過審的原因,因為國人太單純太和平,怕被教壞,很多國人就是因為玩了太多的暴力遊戲,而產生了暴力傾向。
戰爭遊戲中,其中尤以第一人稱或第三人槍戰稱射擊遊戲最受親睞,《CS》就是典型,其他還有《戰錘》、《戰地》、《毀滅公爵》、《使命召喚》以及各種二戰題材的遊戲,至於後世《大逃殺》、《荒野大鏢客》啥的,那就更不用說了。
但是這類遊戲有個問題就是——很難改編成手遊。
不是改編不了,而是手機移動端這種硬體,決定了不太適合操作這類遊戲。
前世雖然也有吃雞手遊,可對手殘黨們來說非常不友好,只有那些練出三指、四指甚至五指操控技術的高玩,才能體驗到這類手遊的樂趣,可即便是方傑,他玩這類遊戲也只能做到熟練三指操控,更別說其他人了。
何況在當下,3D端遊,比如《魔獸世界》這樣的遊戲,都有很多玩家不適應。
說個笑話,沸騰海外遊戲工作室最初招人玩北美服《魔獸世界》時,新人們入職考核的第一件事,不是考察英語水平,而是看他走路走的好不好,其中一個考核環節就是要求新人透過對鍵盤和滑鼠的操控,控制人物熟練地圍繞著一棵樹勻速規則轉圈。
這是真實的故事,也就過來人方傑覺得好笑,而遊戲工作室的負責人可一點不覺得這有什麼好笑的,態度那是相當嚴肅嚴謹。
是的,就是這麼簡單的轉圈動作,在前世這應該是基本的遊戲操作,可在《流星蝴蝶劍》和《魔獸世界》剛出來這會兒,第一次接觸到這種3D遊戲操作模式的玩家們,大部分人一時間都很難適應。
就像第一次接觸到電腦,對鍵盤打字都是一臉懵逼一樣,這會兒玩家接觸到這類遊戲,同樣是一臉懵逼。
所以只要看掌握這種操作所需要花多少時間,是能很快上手跑出一個規則的圓圈路線,還是東倒西歪經常撞樹,就能夠輕易判斷出這個新人是否有遊戲天賦,是否適合進入工作室打錢。
端遊如此,可想而知手遊如果搞這種遊戲,又會有多少玩家適應,這顯然是自掘墳墓。
而且目前的華為智慧手機,也帶不動這類3D大作,沸騰遊戲也沒沒必要花太多的時間精力搞出這種精品。
思來想去,在很多條件還不具備的情況下,方傑最終另闢曲徑,選擇了科幻戰爭題材下的一個細分題材:末世喪屍題材。
這個題材也是老外們的最愛,《古墓麗影》、《生化危機》等遊戲,以及《喪屍圍城》等電影已經打造好了這個宇宙IP,是一個熱門題材,甚至有老外玩家只鍾愛這類題材的遊戲。
不過這個題材的遊戲,國內一般是過不了審的,註定只能裝載在華為手機海外版裡了。
當然,方傑這次本來就是專門針對海外玩家制定的遊戲策略,自然不需要考慮國內過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