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師去年是不願意他們離隊的,他的訓練計劃循序漸進,過幾年總會出成績的。
但是,李團長蠻橫的把他們搶走了。
當了一年兵,還記會幾招?
王老師準備了一場返校考核,李家三寶面對的都是校隊最拔尖的劍客……
他準備一次把這仨天不怕地不怕的小王八蛋打疼了,因為這幾個孩子都還小,都是可造之材,磨一磨銳氣,還來得及糾正……
然而,他失算了。
花劍、佩劍、重劍,各一場。
李家三寶贏得乾乾淨淨,毫無懸念,直到比賽結束,他們都沒有被對手擊中任何一劍!
碾壓,徹徹底底的碾壓……
李家三劍客一朝成名,整個北體為之轟動,甚至驚動了體總和劍協,在充分研究了他們的劍術之後,國家隊立即破格錄取了這三個小子。
而從那以後,劍協就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所有擊劍運動員,在熟練掌握基礎訓練之後,都必須進入作戰部隊訓練一年……
1981第27屆世界擊劍錦標賽中,“李家三劍客”第一次代表國家隊出征。
初生牛犢不怕虎,三人迅若雷霆的詭異劍法讓對手非常不適應,一直到小組賽結束,兄弟三人仍然保持著被對手“零擊中”的記錄……
三種劍的規則是不同的,其中重劍和花劍是完全刺擊武器,只有劍尖擊中有效,劍身橫擊無效,不過重劍的擊中有效部位比較多,包括全身軀幹,腿腳,手及臂以及頭盔,花劍則只有擊中軀幹才有效。
而且,與花劍及佩劍不同,重劍每次擊中都有效,若雙方在四分之一秒內相互擊中,雙方各得一次擊中數。
佩劍是既劈又刺的武器,在實戰中,以劈中得分為多,擊中有效部位是上身,頭盔及手臂,顯然,要保持“零擊中”,重劍和佩劍要難一些。
不過,用重劍的奎觀反應速度是三兄弟中最優秀的,在離開“潛龍特種部隊”前,只有他在大哥身上留下了石灰劍痕……
因此,他把被對手“零擊中”的記錄保持到了決賽結束,而奎元和奎觀則分別在半決賽和決賽中失去了不破金身,被對手撓了一下……
在兄弟三人開掛一樣的發揮下,男團簡直佔盡了先機。
擊劍團體比賽,每個隊由3 名隊員組成,其順序由隊長決定,允許有替補隊員。
隊與隊之間的相遇,須打滿9 場,每場限時4 分鐘,第一場打到5 劍,第二場打到10 劍,第三場打到15 劍……以此類推,至第九場時間結束或打到45 劍。
如果4 分鐘結束,接力規定的比分未達到,則下一對隊員從原有的比分開始繼續比賽,先勝45劍的隊或在規定時間結束時獲勝劍數多的隊獲勝。
中國隊在男子花劍、佩劍、重劍團體賽中,都是以“李家三劍客”開局,毫無懸念都會在4分鐘時間沒到的時候,就乾淨利落的砍下5劍,自己卻毫髮無損。
這樣一來,他們三次上場,每場比賽都會為中國隊取得15劍的領先優勢,對手就不得不冒險搶攻,而其他隊友又是最會打防守反擊的……
於是乎,第27屆擊劍世錦賽結束的時候,中國隊囊括了男子花劍、佩劍、重劍個人和團體全部六個專案的金牌,此外大師姐欒菊傑也斬落了女子花劍亞軍,六金一銀!
從此以後,“李家三劍客”開始制霸劍壇,李家軍出征,無一敗績。
當世界劍聯在苦心孤詣的研究他們的劍法的時候,“李家三劍客”卻已經不已勝負為目標,而以被擊中為恥,開始著手訓練躲避的身法了……
直到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全世界的劍客已經不指望打敗變態的李家軍了。
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
誰能擊中一劍,破了他們的金身?
這一年,新中國第一次出現在奧運會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