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觀不高興了,他說:
“那可不行,將來我和哥哥們要是都進了決賽,那不是得李家人打李家人麼……我要是贏了哥哥,他多沒面子?要是輸了,我也不高興……”
奎元和奎璋深以為然,倆人異口同聲的說:
“王老師,我們哥三各練一種吧?”
奎觀補了一刀:
“到時候,咱兄弟仨一人一個金牌,那多帶勁兒!”
王守綱樂了:
“行,就衝你們這番心氣兒,就一人練一種,拿不到金牌可不行喲?”
“那不可能!”
稚氣滿滿的臉上,充滿了自信……
三個小傢伙以擲骰子的方式選擇了自己的方向——
奎元練佩劍,奎璋練花劍,奎觀練重劍!
1978年3月,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第29屆世界青年擊劍錦標賽。
擊劍隊大師姐欒菊傑前3輪小組比賽中以絕對的優勢橫掃進入到半決賽,並以懸殊的比分擊敗了前蘇聯名將蒂米特朗打入決賽,最終獲得女子花劍亞軍。
這是中國擊劍的歷史性突破,在世界擊劍界引起了轟動,三個小傢伙羨慕得不要不要的,但他們的技術還不過硬,連國家隊都沒進。
李奎勇回家探親的時候,發現了問題的所在,當時北體立足於以弱勝強的戰術理論,打的是防守至上的劍術,以防守反擊為主。
這種打法完全限制了李家三寶出色的身體素質和反應能力,這怎麼能行呢?
於是,李奎勇給三個弟弟請了一年假,把他們帶進了“潛龍特種部隊”,這仨小子就跟那一千名特種兵一起訓練……
打鐵還要自身硬,沒有鐵血軍人的氣魄,拔劍幹什麼?
在這期間,李奎勇也抽空指導弟弟們的劍術。
他自己並不會玩擊劍,但有雄厚的“截拳道”底子,加上實戰經驗豐富,反應又敏捷,往往在三個人的圍攻中,他也遊刃有餘……
弟弟們連他的衣角還沒摸到,身上已經佈滿了標記落點的石灰印了!
李奎勇深知,在真·龍牡壯骨顆粒的藥效催發下,這三個小子的力量、敏捷、反應能力都是異於常人的,他們極其適合打一種天下無敵的劍法——
辟邪劍法……
當然,李奎勇是沒有《葵花寶典》的,就算有也不能拿來練……
老李家還等著他們開枝散葉呢!
辟邪劍法說的玄乎,但總結起來,其實就是一個字——
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練到極致,就連令狐沖的獨孤九劍都得吃癟,不是沒有破綻,而是完全來不及攻擊他們的破綻,防守是最愚蠢的,以攻代守才是李家人的風格!
一年後,19歲的奎元帶著17歲的奎璋和16歲的奎觀離開了潛龍特種部隊,他們臉上的稚氣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鐵血悍勇的軍人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