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欠覺太多,補補覺,凌晨更新。】
煮茶時候操作慌亂,攪拌太急,是煮茶方法的錯誤。夏天喝茶冬天就不喝,是飲茶的錯誤。
喝茶如果要想茶味濃、香氣重,那麼只分三碗。其次,分五碗。假如共五個人喝茶,那麼就可以將三碗茶分開來喝;假如共七個人,那麼就將五碗茶分開來喝;人數在六個人時候,不必限定喝三碗還是五碗,只不過比七人數少了一個人,那麼就可以把茶湯一沸時留存的那一瓢,當作是第七個人喝了,這樣就能分得恰好了。
注:
呿:意思是將口張開,這裡指代人類。
漿:古代一種微酸的飲料。
蠲:免除。
神農氏:傳說中的上古三皇之一,教民稼穡,號神農,後世尊為炎帝。因有後人偽作的《神農本草》等書流傳,其中提到茶,所以說“發乎神農氏”。
魯周公:名姬旦,周文王之子,輔佐武王滅商,建西周王朝,“制禮作樂”,後世尊為周公,因封國在魯,又稱魯周公。後人偽託周公作《爾雅》,講到茶。
晏嬰:字仲,春秋之際的政治家,為齊國名相。相傳著有《晏子春秋》,裡面提到他飲茶的事。
楊雄:西漢時期的文學家。著有《方言》等書。
司馬相如:字子柳,蜀郡成都人。西漢著名文學家,代表作有《子虛賦》《上林賦》等。
劉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人(今河北無極縣)。成語“聞雞起舞”就是講他少年時和好友祖逖的故事。
張載:字孟陽,安平人(今河北深縣)。文學家,有《張孟陽集》傳世。
遠祖納:即陸訥,字祖言,吳郡吳人(今江蘇蘇州)。陸羽與其同姓,故尊為遠祖。
謝安:字安石,陳國陽夏人(今河南太康縣)。東晉名臣。
左思:字太沖,山東臨淄人。著名文學家,代表作有《三都賦》《詠史》等。
痷:意思是病。
遽:急,倉猝。
《茶經》七之事
【原文】
三皇:炎帝神農氏。
周:魯周公旦,齊相晏嬰。
漢:仙人丹丘之子,黃山君,司馬文園令相如,楊執戟雄。
吳:歸命侯,韋太傅弘嗣。
晉:惠帝,劉司空琨,琨兄子兗州刺史演,張黃門孟陽,傅司隸鹹,江洗馬統,孫參軍楚,左記室太沖,陸吳興納,納兄子會稽內史俶,謝冠軍安石,郭弘農璞,桓揚州溫,杜舍人毓,武康小山寺釋法瑤,沛國夏侯愷,餘姚虞洪,北地傅巽,丹陽弘君舉,樂安任育長,宣城秦精,敦煌單道開,剡縣陳務妻,廣陵老姥,河內山謙之。
後魏:琅邪王肅。
宋:宋安王子鸞,鸞弟豫章王子尚,鮑昭妹令暉,八公山沙門譚濟。
齊:世祖武帝。
梁:劉廷尉,陶先生弘景。
皇朝:徐英公。
以上是相關的歷史人物。分別有神農氏(炎帝)、周公、晏嬰(春秋戰國時期仍屬於周王朝編年)神仙丹丘的兒子黃山君、司馬相如、揚雄、孫皓(投降晉後被封為歸命侯)、韋曜、司馬衷(讀音同“中”,晉惠帝)、劉琨、劉演、張載、傅鹹、江統、孫楚、左思、陸納、陸俶(讀音同“觸”)、謝安、郭璞、桓溫、杜毓(讀音同育)、釋法瑤(僧人法號)、夏侯愷、虞洪、傅巽、弘君舉、任瞻、秦精、單道開、陳務的妻子、廣陵的一個不知名老人、山謙之、王肅、劉子鸞、劉子尚、鮑令暉、潭濟、蕭賾(讀音同“責”,南北朝時期的齊武帝)、劉孝綽、陶弘景、李勣(讀音同記,即徐懋功,唐初賜姓李,因其孫徐敬業反叛,恢復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