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46.枯山水 (2 / 2)

一開始,大家對這個大小姐的男朋友、如此年輕的茶人、空降而來的指手畫腳的傢伙並不信任,上到工程主管和監理,下到施工的工人,看著他的眼神都帶著懷疑。

白天的時候,他一直陪在琉璃子身邊,玩世不恭的樣子,也沒有做什麼指示,僅僅只是給出了設計圖紙,聲稱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問。

這股不負責任的態度,一開始讓負責具體實施的工頭很是惱火。

但晚上,琉璃子離開後,他掏錢請工人們吃了一頓海鮮自助,第二天,工地上所有人都在議論這位“醍醐家未來的女婿”多麼有風采。

工頭相當不服氣,挑了幾個他認為設計上不合理的地方,打電話叫千臨涯來質詢。

在工程辦公室內交流了半個小時,他對千臨涯刮目相看,從此心服口服。

千臨涯對於茶室的設計,精準度達到毫米級別,把控標準是“不允許有1度的偏差”。

在施工的同時,他則在各大市場上尋找石料。

尋找石料的目的,便是為了製作枯山水。

枯山水最初作為禪寺的園林景觀,是隨著禪宗被傳入日本後,慢慢發展而成的獨特日式園林景觀。

人心方寸,天心方丈,中國的禪寺,方丈間外就有園林。

日常的灑掃、修剪花草、打理園林,也被視作修行的一部分。

中式園林,在意蘊方面追求自然,在手法上注重情景。

池塘、矮桌、石凳,無論什麼,甚至馬桶,都可以拿來做園林點綴,形式上非常自由、活潑。

比如千臨涯前世,就在某禪寺看到以廢棄抽水馬桶養花的景觀,當真是佛在屎溺,即心是佛,讓人大開眼界。

當禪宗傳入日本後,天然缺水的日本,在園林這塊,犯了難。

經過數代的發展,一種“無水的山水園林”,逐漸成為了主流。

這便是枯山水。

日式的枯山水,相對於中式園林來說,形式上非常嚴肅。

一般構成都是由須彌山石、恆河白沙、石燈籠等固定成員構成,各有象徵意義。

須彌山石象徵山,恆河白沙象徵水,雖然無山水,卻在庭院內有山水,便是所謂的“枯山水”。

在意蘊上追求幽玄,手法上追求“餘情”“留白”。

所以中式園林給人的感覺是“滿滿當當、隨處成趣的歡喜”,日式枯山水給人的感覺,就是“言外意無窮的侘寂感”。

在茶道上,茶室以風格劃分,大體上分為書院茶室和禪院茶室。

禪院茶室和禪院脫不開關係,庭院裡也會用枯山水。

無待庵就是一座禪院茶室。

無待庵原先的枯山水,名字叫做“心間春久”。

借用須彌山石的陰影,養著青苔。對面是明治神宮,樹色隨季節變化,庭院內山石腹內的青苔卻始終綠意青青。

這便是“心間春久”的寓意。

一年四季在茶室觀景,都會體會到不同風味。

所以,在醍醐家的新茶室,無論如何都無法復刻無待庵露地。

但在那塊選址,高聳的東京塔和虎之門之丘,是絕對無法繞開的存在。

但這塊選址又不能動,庭院換個朝向,陽光位置又會變得不對。

在庭院牆外,移植高高的樹,把後面的人造建築物擋住,倒也是個辦法,但他總不喜歡視線被遮擋的封閉感。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千臨涯決定,設計一個史無前例的枯山水景觀。

他要把高聳的東京塔,和宏偉的虎之門之丘,也作為庭院借景,融入到茶室的枯山水中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