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來醞釀著回學校上課的千臨涯,在茶會後的第一個星期,又遇到了讓他措手不及的突發事件。
本來這應當是一個平靜的星期。透過賣出的茶碗和打卡,他早已攢夠超出200萬円的存款。
在聯絡了田鼠太郎後,他和貸款公司的最後一筆貸款交割完畢,借貸合同中止。
從這一刻開始,他無債一身輕,從今往後的每一分錢,都是為自己而賺。
就像是剛打完關底boss,本來應該是悠閒消化所得的日子,卻因為突發事件忙得焦頭爛額。
在預約軟體上,他的無待庵,預約申請都排到2個月之後了。
而導致這件突發事件的責任,各路媒體拱火佔了很大部分責任。
倉橋舉辦的這場野點茶會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本地的居民之間成了一時熱議內容,不僅如此,東京地方一些等級還蠻高的報紙,也刊載了這場茶會。
在這些報紙中,宗千家的家元——千臨涯,不約而同的成了所有報道的焦點。
有的報道以他日點千碗的壯舉為焦點,採訪了很多剛喝完他的茶的一般居民。那些受訪物件中,無一例外都對千臨涯的點茶手藝大加讚賞。
有些則以千臨涯的風度為賣點,配圖是千臨涯點茶時的恬淡容貌。據說這一期報紙銷量很好,也不知道被買去做什麼了。
還有些報紙則深挖了千臨涯和幾個茶屋老闆之間的恩怨糾葛,做成了深度報道的形式,其中一些分析還真是有模有樣,把現場池田和千臨涯之間發生的齟齬分析得很透徹。
但是報紙上的手法更誇張,把池田徹徹底底塑造成了陰險小人,而千臨涯則成了實力強悍的傻白甜型男主角,對付池田的突襲,見招拆招,巧妙化解,最終贏得了觀眾的傾心。
這些還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一些地方電視臺,甚至播放了茶會的新聞專題。
“我真的沒想到,原來茶道是一件這麼令人感動的事。”電視上,一個看著像程式設計師的頭禿中年說著,“千老師雖然年紀很小,但我在他身上感受到了茶道的精神,是那種……大和族凝聚了上千年的精神吧,我真的深受感動。”
(旁白:平田先生表示,以後有機會,一定要真正去體驗一下茶道。相對於初體驗的平田先生來說,真子小姐是一位學習過2年茶道的學徒,她對於千臨涯老師表露出更加不加掩飾的讚賞。)
“一開始是母親叫我來參加茶會的,怎麼說呢,我一開始不屑一顧,因為學過茶道的都懂,這種茶會真正的茶人是不會來參加的……抱歉我沒有失禮的意思,但是事實如此。”
“來到新宿御苑後,聽說茶道專家裡面有宗千家的家元,我還在想,哎呀,宗千家已經多少年都沒有聽說過了,已經淪落至此了嗎?……抱歉我真的沒有冒犯的意思。那個,我是學過2年茶道的,深知其中的難處,我今年22,我覺得年僅17的千老師不可能比我更擅長點茶。”
“‘所以後來看到千老師的點茶技巧後,我真的吃了一驚!是真正的吃了一驚!太棒了!我看到他的點茶之後,唯一的想法就是,怎麼可能有人能這麼好地掌握茶道的精髓!”
“‘而且千老師真的好帥啊!(尖叫)如果有後援會,我一定會加入的。對了,千老師有後援會嗎?一定有的吧?”
(旁白:在得知千臨涯老師目前並沒有後援會後,真子小姐非常失望,但同時萌生了自己創辦一個的念頭。對於她的雄心壯志,本臺只能祝她武運昌隆。)
除了對這些一般觀眾的採訪,另一些採訪,則是面向“圈內人”的。
“本臺採訪到了負責本次的伊織小姐,她講述了自己是怎麼發掘到千臨涯老師的。”電視臺的播音員字正腔圓地道。
“我是被推薦千臨涯老師作為茶道專家擔當的,為了能把活動辦好,我專程約見了千臨涯老師,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的樣子……相當親民,呵呵呵,他在吃蛋包飯。”
伊織彩香在電視上挺上鏡,鏡頭不斷給她各種角度大特寫。
“在推薦人的建議下,千老師現場給我點了茶,就那一碗茶,我就決定,無論如何也要讓千老師參加這次茶會……”
(旁白:敘說著往事的時候,伊織小姐露出了懷想的表情,喝上千老師親手點的茶,並且親手促成千老師大放異彩的機會,恐怕會成為她此生中美妙的回憶吧。)
除了伊織彩香,石田一橋也被採訪到了,可能是覺得他不上鏡,只露臉了幾個鏡頭,他的話都是旁白轉述的。
聽起來,他對千臨涯說了很多溢美之詞,旁白用了不少聽上去很中二的詞彙,給人的感覺好像說的不是茶會,而是天下第一武道會。
千臨涯關掉了開始播放推銷奇葩電視購物節目的電視機,又沉默地看向自己手機上顯示的預約軟體。
上面顯示著,一共70多單的預約,對於之前閒散的他來說,簡直不可思議。
他雖然用一次野點茶會刷到了很高的分數,但他還沒有真正舉辦過一次嚴肅、完整的室內茶會。
而且,舉辦室內茶會的關鍵技能,他還沒有到手。
於是,本來心中已經放下的“尋找醍醐琉璃子”的計劃,不得不再次提上日程。
“差不多,也到了該回去上學的時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