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陷城池之後,韓別先給項羽寄了封信出去,然後效法項羽和韓信之前在摩耶薩城的做法。
先是清點倉庫,確認戰利品。
這個工作花費了一天的功夫。
然後,他吩咐懂阿三語的人草擬了一個公告,公佈紀律。
接下來,就是組織軍隊統計城池內的各項產業,同時在城內設定秦語學堂,在城郊開墾荒地,贈送給那些學會了秦語的兩名。
大概半個月後,韓別又在城內建設了瞭望塔、兵工廠、冶煉廠和皮革廠。
大軍基本上實現了自己的生存所需,不用再跟後方伸手要資源補給。
這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透過之前在孔雀部落遇到的祭祀活人事件,韓別深刻感覺到首陀羅階層在孔雀王朝的地位有多麼低下。
他們甚至不被當做是人看待。
這讓韓別十分氣憤。
韓別的先祖韓非,就是法家的推行者。
法家不僅講究紀律嚴明,法制森嚴,還給了地位低下的人鹹魚翻身的機會。
參軍就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方式。
尤其是大秦,更加是法制的忠實執行者。
商鞅變法就是最好的例子。
從那時起,大秦的平民可以透過參軍積累軍功。
按照軍功獲得軍爵。
大秦的軍爵一共分為二十等,分別是:
一級公士,二上造,三簪嫋,四不更,五大夫,
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
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
十六大上造,十七駟車庶長,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
所以在大秦,奴隸都有可能翻身做主人。
但這些首陀羅的境遇就不同了。
在孔雀王朝,他們絲毫沒有鹹魚翻身的機會。
他們的努力並沒有任何作用。
韓別十分看不過眼,打心底裡同情他們。
是人都有惻隱之心,這些人只是生錯了國度,如果生在大秦帝國,這群人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生活軌跡,遠離戰火?
遠離奴役?
所以決定給他們翻身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