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別想了一天,終於都想到了最好的處置方法。
那就是將他們收編起來,作為大秦的先鋒敢死隊。
孔雀王朝的社會一向階層森嚴,一共分為四個種姓。
站在最頂層的婆羅門,婆羅門眾主要掌櫃祭祀事務,這在對神有高度信仰的阿三社會,具有最崇高的地位。
其次就是剎帝利,剎帝利就是通俗意義上的世俗貴族,國王、貴族、武士,都屬於剎帝利階級。
第三個階層是吠舍,可以認為是一般意義上具有人權的平民,他們一般從事商業、農業和畜牧業,但必須透過繳稅或者佈施的方式供養前面兩個階層。
第四個階層就是地位最為低下的首陀羅了。
阿三相信輪迴轉世,他們認為,人死後會輪迴,透過投胎的方式再生為人。
但首陀羅除外,他們認為首陀羅不是再生人,死後不能進入輪迴,不能獲得第二次生命。
所以首陀羅在阿三的社會中並不被認為是人,自然也得不到基本的人權。
釋迦牟尼成佛後,弘揚佛法,提出眾生平等。
他認為,包括首陀羅,一切生靈都能輪迴轉世。
但輪迴轉世未必就是好事。
一切生靈,只要行善,就能轉世為人,甚至天人。
而如果作惡,哪怕這輩子是人,下輩子也可能會轉世為畜生、惡鬼,甚至墜入地獄。
也正是這種觀念,讓佛陀收穫了大量的吠舍、首陀羅階級的信徒。
由於他本身就出身剎帝利家族,所以他在剎帝利階層,信徒也有不少。
但由於他的這種觀念幾乎顛覆了阿三社會的根本。
所以也有不少人敵視佛法。
但如今佛陀已經圓寂數百年了,正法時代早已過去。
首陀羅失去佛法庇護,又重新跌落底層。
他們有許多甚至已經遺忘了佛法,連內心的安寧都不能獲得。
在這樣的環境下,韓別將他們收編起來,給他們武器和裝備,讓他們變成了和剎帝利一般的存在。
他們肯定心懷感激。
阿三人國家民族意識並不強烈,尤其是生活在最底層的首陀羅。
隔天,韓別就找了一些會說阿三語計程車兵跟他們溝通。
很快,韓別就得到了回覆。
那二千名首陀羅全部都同意了韓別的安排。
韓別大喜,吩咐部下給他們安排編制。
按照大秦的軍制,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二伍為什,設什長一人;五什為屯,設屯長一人;二屯為百,設百將一人;五百人,設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設二五百主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