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雲起,驟雨一霎兒價。更遠樹斜陽,風景怎生圖畫。青旗賣酒,山那畔、別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無事過這一夏。
——節選自《醜奴兒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體》辛棄疾
……
(ps:今日將昨日上傳章節重新修改。)
太白山位於渤海郡國境內,原屬靺鞨人的領地,乃是遼東諸部落公推的神山。
太白山是一座座環形山脈構成,山巔常年高寒,冰天雪地、積雪終年不化。
到了春夏,春天的氣息穿透冰雪,湖光山色、碧波盪漾、風光迤邐。但山頂天氣多變,往往豔陽高照時,霎間就狂風呼嘯、暴雨傾盆、冰雪驟降。
山脈中心是一座巨大的死火山,火山口內是一片廣袤的湖泊,形如蓮葉。
若天朗氣清,白雲繚繞,群峰環抱,池水清澈透藍,水平如鏡,天在湖中,湖在山中。
時而云霧飄渺,天氣變幻,湖面水霧蒸騰,波光瀲灩,變化莫測,如同縹緲的海上仙宮,美輪美奐,被譽為“天池”。
天池四周的環形山峰,奇峰林立,山中茫茫林海,松濤翻湧,透著露水的清涼;山澗瀑布奔騰,濺落如珠玉;谷底森林鬱鬱蔥蔥、古木參天,遮雲蔽日,巨石錯落。如果遇上雨霧天氣,整片森林在霧氣的籠罩下,霧靄繚繞,氤氳清新。
太白山的主峰——白頭山,矗立天池旁,威嚴雄壯,高聳入雲,終年白雪皚皚、神秘莫測。連獵人和採參客都不敢輕易闖入。故老相傳,有仙人在此隱居修煉。擅入者,殺無赦。
這日,一支數十人的馬隊,偽裝成獵戶模樣,穿越茫茫林海,出現在白頭山的山腰。
馬隊正在原始森林中徐徐行進,只聽一聲鏑鳴,一支響箭射在馬隊前方的樹幹上,尾翎顫動,久久不停。
只聽有人厲聲喝道:“神山重地,非請莫入,擅闖者,格殺勿論!”
騎手們聞聲,翻身下馬,在眾人的簇擁下,一名衣著華貴的男子走到隊伍前列,匍匐跪地,朗聲道:“在下新羅王子金幹運,特來拜見‘劍大師’,還請閣下幫忙通報。”
說罷,將一封精美的拜帖,放在托盤之上,畢恭畢敬地舉過頭頂。
聽聞此言,林中出現了幾名手持弓箭、長劍的勁裝男子。他們來到新羅王子的身前,上下打量一番後,取過拜帖,道:“稍安勿躁。我們乃是白頭山‘弈劍門’弟子,你等在此稍等片刻,我們這就去通報。”
說罷,幾人身形如風,消失在林海之中。
……
三個時辰後,新羅王子一眾來到了傳說中的白頭山弈劍門。
弈劍門乃是遼東的神秘宗派,如同中原武林的名門大派,門下弟子眾多,個個身手不凡。
弈劍門的殿宇屋舍依山而建,進山的鳥道修築在懸崖峭壁之上,狹窄曲折,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
穿過山門,來到主殿。大殿巍峨氣派,頗有大唐殿宇的風範。
一位老者鬚髮皆白,但精神矍鑠、目光炯炯,一雙單眼皮三角眼,銳利如鷹隼。此人正是大隋名將來護兒的後裔,來鵠的曾孫。
大隋被滅後,來鵠改姓為傅,隱居在遼東長白山,潛心修煉,終於劍道大成,進入劍性通靈的境界。
劍法大成後,傅鵠在白頭山開山立派,創立弈劍門,被靺鞨人、高句麗人尊奉為武道之神,敬稱其為‘劍大師’。
如今,執掌弈劍門的第三代‘劍大師’正是其曾孫傅觀。
傅觀武功不啻其祖父傅鵠,四十歲左右便已成為遼東、朝鮮半島第一高手。
弈劍門在傅觀的執掌下,發揚光大,門下弟子盛況空前,是弈劍門創立之初的數百倍。
除此之外,傅觀更具野心,甚至插手渤海、新羅軍務,將門下弟子送入軍中為將,頗有先祖來護兒之風。
傅觀坐在大殿的虎皮椅上,望著跪在地毯上的新羅王子,語氣平靜淡定,道:“閣下乃是新羅王子,假以他日,榮登大寶,受命於天。如此大禮,我這鄉野樵夫可授受不起?”
新羅王子愴然淚下,泣道:“大師乃是白頭山之神,與山川同慶、與日月同輝,豈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項背。
今日來此,實乃新羅遭遇滅頂之災,還望大師看在與新羅淵源的份上,施以援手!”
說罷,把新羅都城金城被倭國屠城一事,原原本本哭訴一遍。
新羅王子披髮赤履,以頭搶地,以淚洗面,道:“
如今,尚有數萬新羅水師被唐軍俘虜,關押在大唐登州軍港。如果能將這些將士救出,不但數萬新羅家庭能夠老少團聚,更能重建新羅水師,避免被倭國乘虛而入,遭受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