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蜀山懸劍傳> 第六百六十四章 狼子野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六十四章 狼子野心 (1 / 2)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雜感》黃景仁(清)

……

(ps:今日將昨日上傳章節重新修改。)

要說大唐跟倭國的恩怨,緣起於百年前的白江口之戰。

高宗龍朔三年(公元661年),大唐與倭國於白江口(今韓國錦江入海口)爆發大規模海戰。唐軍水師以少勝多, 大敗倭國水師。

此戰是大唐與倭國第一次交戰,也讓倭國真正見識到了大唐的實力。

白江口之戰後,倭國表面上臣服於大唐,向大唐朝貢。暗中利用遣唐使的名義,將一批批倭國密諜派往中土,潛伏在長安、洛陽等繁華之地, 學習大唐先進的文化和技術,繪製大唐山川地圖,偷竊大唐的珍寶和各種秘籍……

安祿山與倭國素來交好, 成為范陽節度使後,更與倭國聯絡緊密。

覺察到安祿山稱帝的野心後,倭國天皇秘密扶植安祿山。欲藉助安祿山的勢力,攪亂天下,待大唐無暇東顧之時,伺機鯨吞、蠶食新羅、渤海郡國的領土。

大唐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從渤海郡國歸來的倭人密諜小野田守帶來了一個驚天動地的訊息:唐節度使安祿山發動叛亂,大唐玄宗皇帝拋下長安,出逃益州。

此舉令倭國朝野大為震驚,瞬間興奮異常。倭國朝臣認為,正處於內亂的大唐無暇顧及馳援新羅,此時正是征討新羅的絕好機會。

已是太政大臣(太師)的藤原仲麻呂(即惠美押勝)早就無法容忍新羅身為日本名義上的朝貢之國,卻又企圖擺脫這種關係。

安史之亂的訊息傳來後,他將兒子派往對蝦夷國(倭國北方小國,今北海道一帶)作戰的據點多賀城,要他征服蝦夷國, 征討新羅。

天皇命大宰府加強防備,還制定了征討新羅的計劃。

藤原仲麻呂(即惠美押勝)藉機制定了三年後征討新羅的詳細計劃,三年內建造五百艘船隻;還向扶桑各諸侯國發出征兵令,徵發四萬名軍士,全面推進備戰工作。

沒想到,安祿山起兵後,並沒有如預期般推翻大唐。

安祿山暴斃於洛陽後,唐軍很快收復兩京,安祿山之叛即將平定。

大唐不亂,哪有倭國稱霸的機會?!

於是,倭國與史思明暗中勾結,再次挑起大唐內亂。

這次,倭國不甘心坐享其成,而是躲在幕後操盤,說服渤海、新羅聯合發兵,將黑手直接伸向大唐。

本以為這次與史思明的叛軍聯手,很快就能蠶食大唐,沒想到白復橫空出世,在大唐兵馬副元帥李光弼的鼎力支援下,將各路聯軍逐一擊破!

更沒想到, 白復膽大妄為, 竟敢率領大唐和大食戰船, 橫渡東海,進犯倭國海域。

最終,將倭國天皇和伊勢神宮佈下的一盤大棋徹底攪亂。

談起白復,名為藤原莉香的扶桑聖女氣鼓鼓道:“只可惜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若不是憑空冒出個白復,我們已經東渡黃海,拿下大唐富庶的江南重鎮了。”

孝謙太上天皇輕搖摺扇,道:“關於這些戰況,道鏡禪師跟我詳細奏報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