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朝恩幾次試探後,發現肅宗無動於衷。扳不倒李光弼,魚朝恩就無法真正將朔方軍的軍權拿在手中,不僅無法跟李輔國爭寵,更不能完成自己的特殊使命……
魚朝恩知道,肅宗不是不信任自己,而是不信任自己的軍事指揮能力。若要說服肅宗,必須跟軍方的其他重量級將領聯手。颶
很快,魚朝恩便找到了自己的盟友——李光弼的副手,鐵勒名將僕固懷恩。
僕固家族是鐵勒九大姓之一“僕固部”。貞觀二十年(646年),大唐名將李績滅亡薛延陀汗國,橫掃漠北地區。鐵勒九姓率部降唐朝。
僕固懷恩是僕固首領僕骨歌濫拔延後代,世襲金微州都督之職。
天寶中期,僕固懷恩升任左領軍大將軍,其後調入朔方軍,歷事王忠嗣、安思順、郭子儀三大節度使。
僕固懷恩為人雄毅寡言、驍勇果敢,再加上鐵勒僕固部首領的身份,使其通曉諸胡蕃情,有統御之材,因而深受郭子儀器重。
安祿山造反後,僕固懷恩追隨郭子儀轉戰南北,常為先鋒,勇冠三軍,朔方軍順利收復兩京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封為豐國公(今NMG)。
按理說,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名將,怎麼也不會跟魚朝恩這種陰險狡詐的宦官聯手。可難測的天意偏偏把兩人命運綁在一起。颶
恃才傲物,乃是人之通病。越有能力的人往往越有脾氣。這也是天妒英才的性格使然。
這一點上,僕固懷恩尤其突出,居功自傲,剛決犯上。他麾下那些蕃漢勁卒也跟他一樣,仗著僕固懷恩的縱容,視軍規軍紀如無物。
郭子儀生性寬厚,素重懷恩,所以對僕固懷恩及其麾下的驕兵悍將一貫寬容,常以大局為重,每事優容之。
然而,當李光弼繼任朔方節度使後,僕固懷恩等人胡天胡地的快活日子就到了頭。
李光弼是契丹人,對胡人將領並不特殊照顧。李光弼治軍嚴謹,持法嚴肅、法不貸下,逼得僕固懷恩不得不約束麾下將領,夾起尾巴做人。
僕固懷恩素來自負且有野心,夜深人靜之時,他常常思襯:“即便是郭令公這樣的軍界元老,也給足自己面子,區區一個李光弼,豈能像使喚牧羊犬一樣,驅使自己。”
……颶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十月,李光弼與史思明在河陽城決戰。
河陽城北城之戰時,僕固懷恩和僕固瑒父子在叛軍的進逼下逐步往後退卻。
然而,李光弼不但沒有派郝廷玉、論惟貞等部將前去接應,反而讓白復取他們首級。
僕固懷恩父子望見城中馳出一騎,提刀直奔他們而來,正是奉命前來執法的白復。僕固懷恩心知不妙,倘若繼續後退,定會被白復斬落馬下,趕緊率部重新殺入敵陣,這才躲過一劫。
李光弼借刀殺人這件事讓僕固懷恩對李光弼的怨恨到了極點,他覺得李光弼一直在找這種機會,利用軍法合情合理將自己殺掉。
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要想不遭到李光弼的暗算,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李光弼取而代之!
事實上,自從李光弼升任朔方軍節度使和天下兵馬副元帥之後,身為大唐軍界二號人物的僕固懷恩就已經對帝國軍隊的頭把交椅生出覬覦之心了。颶
眾所周知,唐軍各道軍隊中,朔方軍一直是朝廷最倚重的平叛主力,而作為朔方軍的統帥,郭子儀、李光弼、僕固懷恩這三名高階將領,也無疑是唐軍平叛的擎天柱石。
僕固懷恩心想:“既然你李光弼可以取代郭令公,那我僕固懷恩憑什麼就不能取代你?”
……
作為監軍使,可以隨時找朔方軍的各級將領談話,瞭解軍情動態。僕固懷恩的心思很快便被善於察言觀色的魚朝恩所獲悉。
有了共同的敵人,兩人一拍即合。
一個是天子眼前的紅人,一個是手握軍權的大將,一旦聯手,就能矇蔽聖聽,干擾聖斷。
奸佞之所以被稱為奸佞,就是因為他們為達到目的,可以動用一切手段,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完全沒有尋常人犧牲家國利益以慷自己之慨的那種顧慮。颶
忠臣良將之所以不是奸佞的對手,就在於善惡天平上的籌碼不同。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面對這樣的敵人,李光弼的大敗,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1秒記住獵文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