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少年遊俠客,夜上戍樓看太白。
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
關西老將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
身經大小百餘戰,麾下偏裨萬戶侯。
蘇武才為典屬國,節旄落盡海西頭。
——《隴頭吟》王維
……
……
連續數日的風雪終於停了,一大早,一輪紅日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
大河孤煙直,長安旭日圓。
晨霧中的朝陽溫潤和煦,最初,紅彤彤猶如一枚新剝皮的雞蛋,等到完全躍出地面,霞光萬丈,又如一枚燦爛耀眼的金牌。
長安城東春明門的守將站在城樓上,手按腰刀刀柄,沐浴在霞光裡,愜意地欣賞著日出時分的美景。明媚的陽光將他鮮亮的明光鎧灑上一層金粉。遠遠望去,猶如一名金盔金甲的天將屹立在城樓上,神秘肅穆、威風凜凜。
就在紅日躍出地面之時,地平線上煙塵滾滾,數百匹鐵騎彷彿從紅日中一躍而出,向春明門疾馳而來。
守將大驚,趕忙命守城將士全面戒備。
數百鐵騎中,一騎突出,手持金批令牌,率先奔向春明門。
來將大吼:“軍情緊急,速開城門!”
驗過令牌,確認無誤是唐軍騎兵,兩名斥候向城樓打出旗號,春明門守將這才鬆了一口氣,放下吊橋,開啟城門。
數百鐵騎一刻也不停留,雄健的戰馬從吊橋上呼嘯而過,穿過城門,沿著朱雀大街,直奔光祿坊而去。
當值的守將心道:“哪家隊伍這麼膽大包天、肆無忌憚在坊街賓士,也不怕御史參他一本?”守將探出身子,眯起眼,仔細打量這支鐵騎的主將。
只見一員少年將軍,獅盔銀甲,玉面寒霜,滿臉殺氣,在眾將的簇擁下,策馬揚鞭,快如疾風。
守城主將大驚:“怪不得這支鐵騎殺氣騰騰呢,原來是這位爺回來了!要出事,要出大事啦!”
……
旭日東昇,讓長安上空的陰霾一掃而空。
太原王氏的老族長王縉一早起來,在庭院內練了半個時辰的五禽戲。一路功夫下來,王縉容光煥發、大汗淋漓。王縉從侍女手中接過絹帕,擦拭頭頂上的汗水。
不經意抬頭,一縷陽光穿雲破空,照射在庭院內亭亭如蓋的松柏上,讓這顆千年松柏生機盎然,翠綠欲滴。
王縉心念一動,若有所思,對身旁嫡子王璟道:“今日長安,必有大事發生。”
不到一盞茶時間,只聽遠處奔雷滾滾,沉悶轟隆,彷彿洶湧的錢塘大潮,沿著防波堤,山呼海嘯奔湧而來。
王璟曾是久居軍旅之人,立刻意識到這是鐵騎馳騁之聲,他面色一變,扔下手中汗巾,高聲喊道:“所有府門,立刻全部關閉,沒有族長的命令,誰也不許出府!”
話音剛落,只聽一隊騎兵從府外坊牆間呼嘯而過,聲勢浩大,彷彿千軍萬馬。
王璟神情肅穆,對王縉道:“爹,聽這馬蹄聲的節奏,應該不是北衙禁軍或南衙十六衛的騎兵,而是我大唐的野戰邊軍!”
父子倆對望一眼,惴惴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