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子夜吳歌·秋歌》李白
……
第一天交戰,劉展的水師大敗而歸,唐軍水師旗開得勝。
劉殷對劉展道:「湖有淺,舟難迴旋,莫若入江,據敵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
赤水湖水淺,鉅艦吃水深,還是移師長江較為妥當。
劉展深以為然,連夜撤退。
赤水湖淺灘極多,夜間撤退容易擱淺,於是劉展命令每艘船的船尾掛一盞燈籠,整個艦隊排成一字長蛇陣,每艘船都跟著前面的船行駛。
唐軍眾將詢問是否追擊。
丁九曲道:「夜間行船,分外危險,不建議狙擊敵船。」
赤水湖水戰之後,眾將對丁、盛二人頗為佩服,言聽計從。
唐夔問道:「丁將軍,我軍此前的策略是利用叛軍鉅艦吃水深的劣勢,將其誘入淺灘,所以才選擇在赤水湖與之決戰。
如今,叛軍船隊返回江寧,我軍水師再想贏,恐怕就難了吧?」
丁九曲抱拳施禮,回道:「唐大人,劉展雖然不懂水戰,但吃一塹長一智,不會再輕易讓軍艦冒然進入淺灘。
經過首戰的失敗,他定會整頓艦隊,充分發揮自己鉅艦船堅炮利的優勢。所以,我們下一場水戰也得隨之改變策略。
盛海流笑道:「不用太過擔心。我軍水師在長江上也有優勢。叛軍鉅艦用槳櫓操作不便,在任何水流湍急的地方都有危險。倘若叛軍水師下一步的策略是前往江州與叛軍大將傅子昂匯合,朔江而上,必然行動遲緩,我軍水師可效彷鯊群圍獵鯨魚的辦法,追擊中伺機偷襲。
倘若在江寧決戰,一旦戰事陷入膠著,雙方戰船一起漂向下游,我軍可利用瓜洲一帶的淺灘,在此伏擊他們。」
……
眾將談論的如火如荼,鷹眼拿著剛收到的鴿信,匆匆走進大帳,對白複道:「白龍,不出你所料,倭國的水師果然已經抵達大唐,就隱藏在長江入海口東南方向的嵊泗列島、舟山群島一帶。
叛軍赤水湖戰敗後,倭國水師開始北上,準備透過長江入海口接應叛軍水師。」
秀才道:「不好,叛軍要逃!」
白復手指地圖,眉頭一皺,道:「一旦叛軍的水師順江而下,從江陰入海。就可以沿著海岸線南下,藏匿在臺州、溫州外海的牛頭山、東箕列島、麂山列島一帶的島嶼,搖身一變成為海盜,伺機掠奪沿海州郡,補給糧草輜重……屆時,再想剿滅他們,事倍功半,難上加難。」
所以,我們必須把劉展的水師吸引在江寧一帶,同時引誘倭國水師進入內海……」
戰略很清晰,可是如何將劉展的水師留在江寧,眾將眾說紛紜,討論半天,沒有一個萬全之策。
正在這時,秀才麾下的一名行軍司馬站了出來,舔了舔嘴唇,小心翼翼道:「將軍,在下有一策,或許能夠留住劉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