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白波木葉稀,燕鴻始入吳雲飛。
吳雲寒,燕鴻苦。
風號沙宿瀟湘浦,節士悲秋淚如雨。
白日當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壯士憤,雄風生。
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
——《臨江王節士歌》李白
……
床弩海鰍上的“流星連弩”火力雖然勐烈,但僅是對棹卒(水兵)殺傷力大,對戰船船體的損害並不大。只要棹卒不從船舷上探出頭,這些箭失很難射殺棹卒。
劉殷軍發現了丁九曲攻擊的特點,在主桅杆上打出旗語,調兵遣將,集中幾十艘鉅艦,對丁九曲的戰船發動叢集攻擊。
鉅艦披荊斬棘,橫衝直撞,朝床弩海鰍輾軋過來。鉅艦的體積是床弩海鰍的十數倍,一旦撞上,床弩海鰍的船體瞬間就會解體。
丁九曲審時度勢,下令戰船後撤。
唐軍水師被鉅艦分割在數個區域,旗語被遮擋。戰事膠著,水域內喊殺聲震天,撤退的鳴金聲時斷時續,聽不清楚。
“赤馬”傳令兵的作用便立刻突顯出來。
“赤馬”是船身狹長的小船,每艘僅能載五人左右,因船身漆紅且速度極快而得名。
“赤馬”在眾戰船中往來穿梭,傳達丁九曲的軍令,協調唐軍水師艦艇進退。
在“赤馬”指揮排程下,圍攻叛軍水師的五十艘床弩海鰍急速後撤。
劉殷指揮的“五牙”鉅艦列裝有投石機。見鉅艦與床弩海鰍拉開了距離,劉殷下令發射石彈,試圖摧毀這些惱人的床弩海鰍。
投石機的炮梢長約三丈,長長的拋竿將數十斤重的石彈丟擲,射向百步外的床弩海鰍。
“轟轟轟”
投石機一旦發射,威力驚人。石彈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軌跡,砸向床弩海鰍。
關鍵時刻,床弩海鰍機動性的優勢便顯現出來。海鰍名不虛傳,如同海中泥鰍,滑不留手。
眼看著石彈就要砸中船身,海鰍上的棹夫果斷扳下機括,槳弦釋放,船尾的螺旋槳快速轉動,讓瞬間船速提升速倍。
電光火石間,海鰍暴射而出,在浪尖上急掠而過,將將避開高空墜下的石彈。
石彈砸在海鰍艇側的水面上,濺起巨大的浪花。
浪花飛濺在海鰍棹卒的臉上,不但沒有讓操舟棹卒畏懼,反而激發了他們的血性。眾棹卒臉現紅光,大聲吆喝,愈發興奮。
棹卒駕乘海鰍,如同草原騎手馳騁烈馬,在鋪天蓋地的石頭彈雨中左右穿行,遊刃有餘。
遠遠望去,五十艘床弩海鰍如同飛魚,在湖面綻放的數百朵巨大浪花中,靈動穿梭,追風逐浪。
……
見丁九曲率領的船隊整體後撤,劉殷下令追擊。叛軍水師順勢發動攻擊,然而他們沒有想到,這是一個圈套。
叛軍水師緊緊咬住丁九曲的戰船,追至十里。
丁九曲一直在默數“五牙”鉅艦投石機發射石彈的數量。
“應該還剩最後十枚石彈,再等一等。”
……
“三…二…一!”
丁九曲的虎目驟然睜開,眼中精芒大盛,手中炮仗沖天而起,在半空中綻放出一朵絢麗的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