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唐軍海鰍駛來,叛軍士兵紛紛從船舷上探出頭來,試圖居高臨下,用弩箭射殺唐軍棹卒。
“流星連弩”所用的箭失以木為杆,鐵片為翎,實際上是一支帶翎的槍矛,射程更遠。在海鰍尚未進入叛軍弩箭射程時,唐軍的“流星連弩”就已經開火了。
見到叛軍士兵的身影出現在“望山”中,唐軍射弩手扣動扳機,射出弩箭。
“嗖”
一支帶翎的槍矛以肉眼難以覺察的速度射出,自下而上,正中叛軍士兵的脖頸。
中箭士兵,手捂咽喉,慘叫一聲,一個倒栽蔥,從鉅艦的船舷處翻落水中。
一支弩箭射出,裝填手迅速將第二支弩箭上膛,射弩手繼續瞄準目標,連續發射……
“嗖嗖嗖”
五十艘床弩海鰍上的“流星連弩”同時開火,在叛軍船舷前就編織出一道箭網,壓的叛軍士兵抬不起頭。
叛軍鉅艦由於行動不便,顧此失彼,無法打退唐軍水師的第一波攻擊。二龍出水陣很快亂了陣腳。
丁九曲指揮“艨艟”,乘勢向許嶧的五牙戰艦衝去。措手不及間,許嶧大為慌亂,趕忙掉轉船頭後撤。
……
丁九曲麾下的“艨艟”又稱“蒙衝”。
所謂“蒙”,指船身蒙上生牛皮,以提高防禦能力。所謂“衝”,指其善於衝鋒破敵、衝散敵陣,
丁九曲為了強化“蒙衝”戰船“衝”的效果,更改了船體構造。將船體改得細長如梭,以增進速度,並在船首處伸出鐵製的衝角,形如大鋼錐。
見戰機出現,丁九曲親自操舟駕馭,讓座船順風而下,利用速度上的優勢,追至許嶧五牙戰艦的側面。
兔起鶻落之間,丁九曲一聲令下,“艨艟”上的棹夫果斷扳下機括,槳弦釋放,船尾的螺旋槳快速轉動,讓船速提升至三倍。
“轟隆”
“艨艟”船頭的“大鋼錐”勐然刺入許嶧的五牙戰艦,如同攻破城門的破城錘,將鉅艦撞出一個磨盤大小的大洞。
湖水立刻倒灌入鉅艦船艙。
叛軍鉅艦上下甲板相隔,上下人語聲不相聞。櫓手很難聽到甲板上的命令。
五牙戰艦最下一層甲板內的櫓手還不知發生了什麼,就感覺船體勐然晃動一下,破開一個大口子,數以百斗的冰冷湖水從破洞中灌入。
櫓手們大駭,扔下船槳,瘋狂湧向頭頂的艙門。眾人七手八腳,亂作一團。
然而,巨大的水壓下,艙門根本打不開。不到一炷香功夫,湖水漫過眾人頭頂,數百名櫓手被生生淹死在底層船艙。
五牙戰艦吃水過深,緩緩沉入湖底,陷沒在湖底淤泥的深處,被飄蕩的綠藻團團圍住……
船沉之前,許嶧在親兵的掩護下,迅速跳上一條小艇,風一般地駛離戰陣。
……
唐軍水師的第一波衝鋒,便讓數千叛軍棹卒(水兵)死於此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