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蜀山懸劍傳> 第七百九十五章 君臣道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九十五章 君臣道術 (2 / 2)

你一旦對這種頂級高手的熘須拍馬笑納了、適應了、坦然處之、習以為常了,那麼,別說什麼逆耳忠言了。倘若有人恭維你的話語不夠熱烈、不夠極致,你都會覺得此人話語刺耳、面目可憎、忠誠不夠。

我們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總會感覺弄臣、宦官們那些恭維太過火、太肉麻,所以陛下應該明察秋毫、洞若觀火,不應被阿諛奉承之言矇蔽。

但這只是咱們一廂情願的想法,因為我們沒身處在百官跪伏的金鑾殿裡,沒坐在那氣焰熏天的位置上,沒手持生殺予奪的權杖而已。”

唐夔聽罷,半晌一言不發。秀才好奇問其緣故。

唐夔嘆了口氣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如今生逢亂世,一切皆有可能。

復哥兒,倘若有一天你黃袍加身,會不會你也變成這樣的孤家寡人?咱們幾個連兄弟都沒得做了。”

白復哈哈大笑,拍了拍唐夔的肩膀道:“三哥,你放心,我有自知之明,我成不了曹操和司馬懿。

我在渝州時,機緣巧合,偶遇一位認得我師父的老人家。她老人家評價我師父,說我師父智勇雙全、天下無雙,唯一的弱點就是出身寒門讀書人,心不夠狠辣。

我當時不以為然,還反詰了幾句。

老人家道,亂世梟雄,乃是上天註定。

這位老人家拿張良和劉邦舉例,劉邦出身草根,張良家族五世相韓,兩人身份天差地別。但張良卻親口稱劉邦為‘沛公殆天授’,甘心輔左劉邦成就霸業。

老人家說,秀才進士最多是宰相的種子,而流氓無賴才是皇帝胚芽。

所以,我們這種讀書人雖然滿腹經綸,卻不是當梟雄的料。輔左明主治國平天下,才能有所作為。”

秀才道:“看完軍報,我有一事不明。郭令公被魚朝恩如此欺辱,於公於私,他都應該據理力爭,為何他緘口不言,聽憑魚朝恩干政弄權。”

白復沉吟片刻,道:“這恐怕就是郭令公的過人之處了吧。鄴城之戰,魚朝恩作為觀軍容使,對九大節度使指手畫腳,這才導致了鄴城大敗。

鄴城戰敗後,郭令公隻字不提魚朝恩的過錯,以一己之肩將戰敗的罪責扛下來。這不僅是胸懷,更是朝堂生存的智慧。

兵法雲:‘將有五危: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曹操將這句‘忿速,可侮也’,解釋為‘疾急之人,可忿怒侮而致之也。’

為將者,性格一定要持重、要厚重、要穩重。如果剛急易怒,心胸褊狹,敵人就會利用你的性格弱點,激怒你,侮辱你,引你上鉤。

縱觀歷史,奸佞之所以能夠扳倒忠臣,往往是因為他們總能利用一些下作的手段,激發忠臣的憤怒和極端行為。而這些極端行為,往往會被奸臣們借題發揮,扣上擁兵自重、尾大不掉、圖謀不軌等謀逆大帽子,最終引發帝王對忠臣的猜忌和警覺。

若我所料無誤,魚朝恩阻撓郭令公掌兵,僅僅是第一步。他就等著郭令公幡然大怒,咆孝朝堂,犯下大錯。如此這般,他不但能破壞掉‘彭原對策’,還能除掉郭令公這個心腹大患。這才是他的連環計。

只可惜,他的對手是郭令公。郭令公深諳兵法、老謀深算,怎會看不穿他的拙劣之計。

朝廷再次將其免職,郭令公卻只是哈哈一笑,二話不說,該幹什麼幹什麼,無怨無悔。

這種與世無爭,就如同武學中的以柔克剛,讓魚朝恩一拳打在了空處。只要郭令公‘倒而不死’,就一定能找到反擊的時機,重掌兵權,剷除宵小,重整河山。

相比於殿前撞柱死諫、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忠臣,居易佚命,以待天時,順勢而為,這才是天下第一流的人物!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