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覆命人秘密搜查了綵衣社的幾處重要據點,從綵衣社的密室裡蒐集到大量的卷宗。
這些卷宗記載了許多朝臣見不得人的勾當,其中不乏平日裡道貌岸然的朝堂重臣的醜聞:他們有的酷愛喝花酒,嫖宿幼女;有的在外私養妾室,生怕被正房知曉;還有的一身怪癖,迷戀龍陽之好……
但吸引白復注意的乃是尹鳳藍的一則口供。
“宇佐八幡神和倭國聖女去了興慶宮,見玄宗的目的就是為了第九鼎和《金剛伏魔經》?
如今,尹鳳藍派楊亦蟬去太極宮侍奉玄宗,也是為了第九鼎和《金剛伏魔經》?”
看著尹鳳藍的口供,白復陷入沉思,一枚黃銅錢幣在白復手指間往返翻動。
“當年,武曌強行將第九鼎的鼎丹送入自己口中。鼎丹入體後,石沉大海,彷彿融進自己的血液,沒有任何異樣,完全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金剛伏魔經》雖然原卷在酈雪璇的手中,但自己已將經書文字牢記於心。《金剛伏魔經》中記載的佛法博大精深,字句深奧,透著智慧之光、揭示宇宙真理,但與武功並無多大關係。
第九鼎的傳說神秘莫測,但自己擁有此物多時,完全感覺不到它們的作用。不明白為何眾人對此趨之若鶩。
但如果這兩件寶物不是極其珍貴,玄宗為何會派永王李璘率領虎賁軍去武隆天坑搶奪?宇佐八幡神為了得到它,不惜遠渡重洋?
難道是自己尚未找到開啟第九鼎寶庫的鑰匙?但若鼎丹真有無上妙用,武曌為何不告知自己如何運用?”
白復打破頭也猜不出謎底。既然一時半刻找不到答案,不如先放一放。
數年來起起伏伏的經歷,讓白復深刻明白一個道理:機緣這種事,強求不來。秘籍、神兵、武功、權力、財富、婚姻、子嗣……很多事都不是自己能決定的,哪怕你有顯赫的家世背景、驚世駭俗的武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才華……
這些自己不能決定的事,就好比酒樓裡的美味佳餚。隔壁桌的菜一盤盤端上來,食客大快朵頤。而自己點的菜餚卻遲遲未到。此時,自己要做的,就是靜靜等待,要相信上蒼一定會把屬於你的菜餚送到你的桌上。只是遲一點而已。
不要太在意自己無法決定的命運,而要把精力放在自己能夠決定的事情上面。
第九鼎的奧秘先放一放,先解決眼前之敵。
既然這麼多敵人都對第九鼎和《金剛伏魔經》著迷,不如從這裡下手。知道了魚餌,還怕魚兒不咬鉤嗎?”
……
“云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復以何因緣,得大堅固力?云何以此經,究竟到彼岸?願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
這一句偈,不知何時開始在長安城中廣為傳誦。
宇佐八幡神聽到這句偈時,立刻判斷出此偈非同小可,不由大驚,連忙找人調查出處。
倭國在長安的密諜費盡周折,終於打聽到這句偈的來源。據說此偈來自武曌為《金剛伏魔經》寫的一首《云何梵》偈。
“從哪裡傳出來的?”宇佐八幡神兩眼放光,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樹皮一般的老臉上,青筋暴起。
密諜回道:“來自太極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