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青鸞公主情緒好轉,白復才將青鸞公主交到寧國公主手上,囑咐了幾句。
寧國公主點點頭,語重心長道:“白大人,你放心吧,本宮今晚就住在青鸞的寢殿,定會照顧好她。
今日之事,本宮反倒是擔心你。
你疼愛鸞兒,真心對她好,我們幾個姐妹都看在眼裡,也為鸞兒高興。但你也不能太慣著她。
今夜廷宴,你既沒有跟太子和解,又無端開罪了越王,恐怕將來後患無窮……
聽本宮一句話,你不要再顧慮鸞兒為韋妃守孝的事,儘快把鸞兒娶回府。
鸞兒是父皇最疼愛的公主,又是太子的胞妹,身份太敏感了。她從小長在宮中,金枝玉葉,善良單純,不知人間險惡。
惦記鸞兒的人太多,即便你二人情比金堅,也最好不要給旁人可乘之機。
早日完婚,小心夜長夢多……”
……
將青鸞公主和寧國公主送上馬車,白復才帶領親隨向衛國公府進發。
回府路上,白復仔細覆盤剛才這一幕。
自己之所以代太子出戰,一方面是因為青鸞公主的緣故,另一方面是領會到了肅宗深邃的眼神。
權力遊戲的精髓就在於博弈、妥協和制衡。
各方勢力的動態平衡才是帝王最想看見的。
肅宗雖然不滿意太子一黨近期的表現,但暫時也沒有廢儲之心。
畢竟李俶從玄宗的嫡皇孫起,就是按照儲君來培養的。除了胸襟不甚寬廣外,李俶器宇弘深,果敢決斷,言談舉止皆符合皇室禮儀。特別是喜怒不形於色,政務可圈可點,完全符合一名儲君的要求。
反倒是越王李系誤判聖意,爭儲之意太過高調明顯,想把自己的越王府打造成第二個秦王天策府,犯了肅宗的大忌。
肅宗暗示白覆上場,讓白復公開表明支援東宮的立場,震懾越王李系等諸皇子,避免局勢演變到玄武門之變這一幕。
只可惜,李俶對白復的成見太深,為人又不夠寬厚。怨恨遮蔽了李俶的雙眼,公然回絕白復,犯下愚蠢的錯誤。
從此,諸皇子定會生出奪嫡之心,兄弟鬩於牆的慘局將再次上演。恐怕這就是李唐宗室的命運吧。
想到這裡,白復暗歎一聲:“萬般不與政事同”。
身處權力漩渦之中,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刀光劍影、步步驚心。偶一不慎,就將身家性命搭進去。
一踏上仕途,摧眉折腰、心神疲憊,內心很難寧靜快活。
白復暗自揣測,假如當年青玄掌門輔左太平公主在權鬥中勝出,依著師父的心性,也會選擇急流勇退,隱逸青城。
……
白復端坐在馬上,凝神思考。
突然一股難以形容的感覺湧上心頭,似有一股無形壓力,讓自己很不舒服。
白復精神為之一振,倏地提升至極限。鼎爐真氣呼嘯而出,充盈經脈。
白複眼前立時明亮起來,並非有人燃點燈火,而是巽坎真氣運轉下,白複目力驟然倍增。
這是白復從未達到過的心神層次。以前雖屢有感應增強的情況,都遠不及這次來的清晰。
危險的感覺一閃即逝。
白復虎吼一聲:“小心,有刺客!”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