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蜀山懸劍傳> 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智鬥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智鬥勇 (2 / 2)

李隆基思張九齡之先見,為之流涕,心如刀絞,悔不當初。

翌日,李隆基派宦官前往始興郡曲江張九齡墳前祭奠,厚恤其家。

……

至德二載七月初六,尹子奇徵調十幾萬大軍,再度南下,圍攻睢陽。

數月前唐軍數百驍騎襲營,在燕軍營地內,尹子奇被射瞎一隻眼睛。尹子奇視其為奇恥大辱。

這次攻城,尹子奇勢在必得,他吸取了前幾次失敗的教訓,專門從洛陽調來了一批攻城器械和軍械匠人。

經過數月休整的燕軍,補充了大量兵將、糧草輜重、武器軍械,可謂兵精糧足、軍心如虹。

對比之下,缺少軍需補給的睢陽卻日漸彈盡糧絕。

睢陽原有泣血募籌的屯糧六萬石。可河南節度使虢王李巨卻一而再,再而三逼迫許遠撥出三萬石糧食給濮陽、濟陰。

許遠被逼無奈,忍痛將糧食交給這兩郡。可沒過多久,濟陰太守高承義舉城投降,許遠苦心積攢的一萬五千石糧食白白便宜了燕軍。

燕軍從至德二載正月開始圍攻睢陽,至今已斷斷續續圍城半年。毗鄰數郡諸軍饋救不至,睢陽城中三萬石糧食逐漸耗盡。從七月開始,每個將士每天只能分到一合米。將士們只好摻雜樹皮、茶紙來充飢。

雲梯即將靠近城牆時,唐軍從第一個洞口伸出一根木柱,柱頭綁著鐵鉤,鐵鉤將雲梯鉤住,令其不能後退;第二個洞口同時伸出一根木柱,柱頭綁著鋼叉,死死抵住雲梯,讓它不能靠近城牆;第三個洞口再伸出一根長木棍,末端綁著鐵籠,籠中放著火把。鐵籠火把焚燒雲梯中段,熊熊烈焰瞬間將雲梯點燃。

一旦雲梯中段被斷,藏於頂部的二百精銳,如同火爐裡的燒豬,渾身帶火,毛髮皆燃。不少士兵寧可跳下雲梯墜亡,也不願被活活燒死。

強悍如廝的雲梯頓時成為燕軍的噩夢,睢陽城下慘叫連連,焦臭瀰漫。

尹子奇臉色鐵青,鳴金收兵。

回頭一望,張巡和諸將在城樓棚閣內,羽扇綸巾,談笑風生,尹子奇更加惱怒。

數日後,尹子奇出動“鉤車”攻城,專鉤城上棚閣。這些棚閣既可以躲避箭矢,亦可以遮陽避暑,便於諸將守城時,以逸待勞。

那日燕軍大敗,這些棚閣就成了尹子奇的出氣筒。攻不下城,就先破壞城樓設施。

燕軍新發明的鉤車果然厲害,鉤之所及,棚閣莫不崩陷。

張巡也不甘示弱,帶領軍營工匠連夜趕製了一批“革車”,以木頭、鎖鏈、鐵環組成“革車長臂”。

一旦燕軍鉤車出現,立刻用革車長臂末端的鐵環將鉤車上的鐵鉤套住,連鉤帶車一起拽上城頭。

若燕軍士兵不肯撒手,雙方拔河,僵持不下時,唐軍士兵用利斧長刀斬斷鐵鉤,然後放任鉤車回去。

雲梯和鉤車在張巡奇思妙想的防禦法門下都報廢了,燕軍只好又出動另一種新式攻城裝置——‘木驢’。

燕軍士兵五人一組,藏在一種木頭製成的護盾下面。護盾形似毛驢,表面包裹著溼牛皮,士兵就躲在‘木驢’的腹部,馱著其前行。有了‘木驢’做掩體,燕軍士兵不懼箭矢,包括帶火的箭矢。

交戰數個回合,張巡便找到了破解‘木驢’之法。

張巡命將士將金屬熔化成汁液,當燕軍的木驢山呼海嘯地衝到城下時,唐軍就將銅汁鐵水當頭澆下,沸騰的湯水瞬間將‘木驢’變成火炭。

燕軍士兵從‘木驢’腹下滾出,渾身冒火,在沙地上翻滾,企圖撲滅火焰。城頭唐軍的神箭手,一箭一個,將燕兵逐一射殺。

註釋:

1、張九齡在安祿山的案卷上寫下批語:“守珪軍令若行,祿山不宜免死。”(《資治通鑑》二一四)

2、張九齡認為:“祿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請因罪戮之,冀絕後患。”(《舊唐書·張九齡傳》卷一)

7017k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