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蜀山懸劍傳> 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智鬥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智鬥勇 (1 / 2)

白復這才明白忠嗣師父極其重視糧草輜重、後勤保障的原因。只有真正上過戰場,才能知道,挨餓受凍,有時候比鏖戰、傷病更能瓦解一個軍隊計程車氣。

半年苦戰,睢陽唐軍殲敵數萬,自身也傷亡五千。守城士卒飢病不堪,六千將士,僅剩一千六百餘人。

要不是主將張巡一次次慷慨激昂、熱血激情的戰前動員,與士兵同甘共苦、率先衝鋒陷陣的表率,愛兵如子、推心置腹的體恤關懷,睢陽城早就被攻破數次。

白復同其他士兵一樣,感同身受,每日雖水深火熱,但鬥志昂揚,願為張巡效死。

出生入死的情誼,讓每一名大唐男兒都覺得:能和兄弟們一起戰死沙場,也不失為一種榮耀!壯哉,快哉!

每日鏖戰後,硝煙散去,白復同其他士兵一起,癱倒在城樓上,喘氣歇息,調侃鬥嘴。誰也不知道,燕軍下一次衝鋒是在何時,自己還能活多久。所以,每個人都很珍惜這片刻的寧靜,拉拉家常,回憶戰亂前,寧靜溫暖的家鄉、白髮盡染的慈愛雙親、深情款款的戀人,淘氣頑皮的兒女……

白復常在此時,趴在箭垛後,透過箭孔,遠眺夕陽。和煦的落日,像極了華山之巔的一抹霞光……

……

望著千瘡百孔、破敗不堪的睢陽城樓,尹子奇知道孤立無援的唐軍守不了多久,破城指日可待。

尹子奇命燕軍加緊攻城。

燕軍出動了大型攻城器械——雲梯。雲梯體型碩大,與城牆等高,無堅不摧。雲梯中層是攻城塔,可容納二百精銳將士。頂部是箭樓和跳板。

雲梯底部有木輪,士兵們可以躲在雲梯掩體後面,將雲梯推向城牆。

燕軍士兵先將雲梯推至城下,箭樓士兵用箭矢壓制唐軍火力,同時放下跳板。

士兵們登上攻城塔,透過接入城牆的跳板,攻入城樓。

……

燕軍雲梯的第一次攻城,讓準備不足的唐軍將士損失不少。擊退燕軍進攻後,張巡召集將士,討論對付雲梯之法。

眾將集思廣益,形成了不少絕妙的點子。

作戰會議結束後,張巡命人在城牆上鑿了許多隱蔽的洞口,每三個洞口為一組,專門對付一座雲梯。

翌日,燕軍再次派遣雲梯攻城,數千名士兵推動十部雲梯緩緩靠向城牆。十部雲梯如同十頭巨獸,面露猙獰,令守城將士心生恐怖。

雲梯即將靠近城牆時,唐軍從第一個洞口伸出一根木柱,柱頭綁著鐵鉤,鐵鉤將雲梯鉤住,令其不能後退;第二個洞口同時伸出一根木柱,柱頭綁著鋼叉,死死抵住雲梯,讓它不能靠近城牆;第三個洞口再伸出一根長木棍,末端綁著鐵

寒山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人間多少閒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醉落魄·詠鷹》陳維崧〔清代〕

……

安祿山暴斃的訊息傳到成都,太上皇李隆基坐在浣花溪畔,整日一言不發。往日種種,如露亦如電。

“第一個勸朕殺掉安祿山的朝臣是誰?應該是子壽吧?”

宰相張九齡閱人無數,目光如炬,當年審訊完安祿山後,深感此人“外若痴直,內實狡黠”,絕非善類。

張九齡在安祿山的案卷上寫下批語:“守珪軍令若行,祿山不宜免死。”

玄宗則覺得安祿山勇猛善戰,希望特赦安祿山,讓其回軍中戴罪立功。

張九齡堅決反對,對玄宗道:“祿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請因罪戮之,冀絕後患。”

“倘若當時聽子壽的話,把這個狗賊宰了。今夜月圓如廝,朕應和玉環泛舟太液池吧……”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