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衣雪發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鷺鷥》杜牧(唐)
……
對馬島海戰倭國水師被殲滅大半,倭國朝野震驚,無比擔心唐軍趁虛而入,登陸倭國本土。
扶桑聖女封旨返回國都平城京。
扶桑聖女進宮面聖,啟奏道:“陛下勿憂,玄武龜蛇傷愈大半,倘若大唐水師貿然進犯,定會被神獸全殲。”
淳仁天皇聽罷,面色鐵青,不發一言,拂袖而去。
因為淳仁天皇的責罰,扶桑聖女跪在宮門外已經三天三夜。
聽聞扶桑聖女被淳仁天皇的責罰,孝謙太上天皇(女帝)勃然大怒,親自趕到扶桑皇宮,赦免扶桑聖女無罪。
孝謙太上天皇對扶桑聖女道:“莉香,你起來吧。對馬島海戰失利,實乃唐軍狡猾詭詐,與你無關。
此戰雖敗,但也不是全無收穫。
金城之戰,你們剿滅新羅水師精銳,將金城屠城,大獲全勝。此戰之後,新羅再無力與我扶桑抗衡。
反觀我扶桑,越過對馬海峽,鯨吞朝鮮半島,指日可待。
整場戰役,合縱連橫,你已經做的很好了。如果沒有你的謀劃,新羅、渤海又怎麼可能與我扶桑聯手,共同對付大唐。
不過,他們實在目光短淺,光盯著大唐這塊肥肉,卻忘了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道理。
說到底,我們扶桑才是整場棋局最大的贏家。”
……
要說這一切,緣起於百年前的白江口之戰。
高宗龍朔三年(公元661年),大唐與倭國於白江口(今韓國錦江入海口)爆發大規模海戰。唐軍水師以少勝多,大敗倭國水師。
此戰是大唐與倭國第一次交戰,也讓倭國真正見識到了大唐的實力。
白江口之戰後,倭國表面上臣服於大唐,向大唐朝貢。暗中利用遣唐使的名義,將一批批倭國密諜派往中土,潛伏在長安、洛陽等繁華之地,學習大唐先進的文化和技術,繪製大唐山川地圖,偷竊大唐的珍寶和各種秘籍……
安祿山與倭國素來交好,成為范陽節度使後,更與倭國聯絡緊密。
覺察到安祿山稱帝的野心後,倭國天皇秘密扶植安祿山。欲藉助安祿山的勢力,攪亂天下,待大唐無暇東顧之時,伺機鯨吞、蠶食新羅、渤海郡國的領土。
大唐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從渤海郡國歸來的倭人密諜小野田守帶來了一個驚天動地的訊息:唐節度使安祿山發動叛亂,大唐玄宗皇帝拋下長安,出逃益州。
此舉令倭國朝野大為震驚,天皇命大宰府加強防備,還制定了征討新羅的計劃。倭國朝臣認為,正處於內亂的大唐無暇顧及馳援新羅,此時正是征討新羅的絕好機會。
太政大臣(太師)惠美押勝(本名:藤原仲麻呂)命人制定了三年後征討新羅的詳細計劃,三年內建造五百艘船隻;還向各諸侯國發出征兵令,徵發四萬名軍士,全面推進備戰工作。
惠美押勝無法容忍新羅身為日本名義上的朝貢之國,卻又企圖擺脫這種關係。他將兒子派往對蝦夷國(倭國北方)作戰的據點多賀城,要他出力征服蝦夷國,征討新羅。
沒想到,安祿山起兵後,並沒有如預期般推翻大唐。安祿山暴斃於洛陽後,唐軍很快收復兩京,安祿山之叛即將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