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面東風冷,漫天春雪翻。醉歸不怕閉城門。
一路瓊瑤,一路沒車痕。
一路遠山近樹,妝點玉乾坤。
——節選自《喝火令.己亥驚蟄後一日》顧太清(清)
……
夜半時分,獄卒開啟牢門,將火把插在牆壁上。一名魁梧健碩的軍人獨自走入牢房。
正是朔方軍主帥李光弼。
盤膝而坐的白復睜開雙眼,淡定如常,毫無驚訝之色,彷彿知道李光弼會出現。
李光弼看到白復神情,大有深意一笑,道:“看樣子,你等候多時了。”
白復淡淡一笑,道:“大帥今日之舉,頗有深意。莫不是想效法周瑜打黃蓋,讓我投奔叛軍詐降?”
李光弼搖搖頭,狡黠一笑,道:“‘大唐第一先鋒’詐降,讓陛下難堪不說,史思明也不會相信。”
白複道:“那大帥此舉,意欲何為?”
李光弼道:“朔方軍內也有內鬼,史思明對咱們的兵力部署和調動了如指掌。
你今日蒙冤,定會對我心生怨恨。若我所料無誤,近期就會有人暗中與你串聯,我希望你能幫我把他找出來。”
白複眼眸劃過一絲精芒,道:“大帥計將安出?”
李光弼俯下身子,在白復身旁耳語一番。
白復聽罷,沉思良久,道:“我有一策,可讓魚肉熊掌兼得。”
……
兩人籌劃完畢,李光弼起身離去。
李光弼正要步出牢門,就聽身後白復冷冷問道:“大帥,我今日受辱過甚,你就不怕我真的記恨你?
到時候裡應外合,將計就計?”
李光弼頓住腳步,但沒有回頭。
他不露聲色道:“若忠嗣將軍的弟子連這點慧根都沒有,也就不配做他的傳人!”
說罷,李光弼拉開牢門,哈哈大笑,揚長而去。
白復瞳孔驟然一縮。
忠嗣師父在離恨天傳自己兵法之事,由於涉及玄宗和肅宗之間的恩怨,僅有青玄掌門、徐太傅等少數人知道。
這李光弼如何得知?
……
誠如李光弼所言,朔方軍確有內鬼。
史思明很快就知曉河陽城糧草不足的軍情。
不僅如此,史思明還得知了唐軍糧草輜重的補給路線。
史思明隨即下令,調兵扼守河陽西面的河清(今河南濟源市南黃河渡口),意圖切斷唐軍的糧道。
李光弼得到斥候偵查情報,立刻親自領兵,進駐野水渡(今河南孟津縣北黃河渡口)戒備。
部署完畢,當天夜裡,李光弼的大帳徹夜燈火通明,親兵們進進出出,奔走不停。
李光弼命部將雍希顥留守營寨,自己神不知鬼不覺,悄悄北返河陽。
史思明收到線報,李光弼親自出馬,率領一千兵馬在野水渡安營紮寨。
史思明將密函扔進火盆。
看著炭火由明轉暗,密函化為灰燼,史思明眯起縫眼,心中暗襯:“
看來唐軍缺糧的情況屬實。
本想斷其糧道,沒想到剛下餌,大魚就咬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