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甲將士冷笑一聲,舞槊橫掃,劈斬在四圍一眾叛軍的脖頸上,槊鋒劃過,血花四濺,一擊斃命。
……
燕軍大將徐璜玉見此大怒,他抄起鋼槍“斷魂槍”,策馬衝向犀甲軍的主將白復。
徐璜玉的“斷魂槍”乃精鋼鑄成,重達五十餘斤,在槍攥處鑄有一隻狼頭。當年平定奚族之亂,他就憑這支“斷魂槍”令敵人聞風喪膽。
徐璜玉藉助馬速,手中“斷魂槍”挺槍斜刺,化為一道精芒。
“斷魂槍”的槍尖上有個米粒大小的孔洞,急刺時發出凌厲的哨音,倍添聲勢。
不等白復指揮,疾風已經感知白復心意,騰挪移位,將白復軀幹調至最佳位置。
白復五鉤神飛槍一挑,撩中“斷魂槍”槍頭。
“錚!”
“斷魂槍”被白復一槍架開。
徐璜玉面露猙獰,抬槍直刺,眨眼間,連續刺出三槍,每一槍的角度均針對白復的應對而略有變化。
白復當仁不讓,連擋三槍。鋒尖晃動,隱隱封住徐璜玉所有攻擊路線。
白復強悍的槍勁,把徐璜玉的槍尖上凝聚的罡氣撞得七零八落。
徐璜玉策馬逃遁,白復瞬間趕上,在徐璜玉右側,與其並駕齊驅。
於此同時,白復對面衝來一騎,正是燕軍大將李秦授。
見到李秦授迎面衝來,徐璜玉一拉馬頭,瞬間拉近和白復的距離。
徐璜玉一直擋在白復戰馬的左翼,不讓白復往左移動。
徐璜玉運槍橫掃。他拿捏的時間十分精妙,白復此時持槍在右手,假若白復不提槍變招,就會給他掃個正著。
倘若扭身橫架,白復就會後背洞開,給迎面衝來的李秦授留出致命的破綻。
這正是徐璜玉、李秦授聯手多年的合圍之術,臨陣殺敵,從未留過活口。
白復右手一拉馬韁,將馬帶向右前方,順勢避開徐璜玉橫掃之槍。
這一避,卻正好衝在李秦授鐵騎正前方。
李秦授胯下戰馬四蹄騰空,兇狠直撲;手中狼牙棒雷霆揮出,砸向白復頭顱。
李秦授心中發狠:“老子就是撞成重傷,也要取你性命!”
眼瞅著兩騎就要撞個人仰馬翻,骨折筋斷。
電光火石間,面對撲來的李秦授,白復左腳馬刺一踢馬腹,右手一拽馬韁,胯下駿馬急停後,一個交叉步,輕鬆一晃,連人帶馬,輕鬆扣過李秦授。
凌波微步!
白復頭也不回,槍桿橫掃,正中李秦授背後腰眼,一棍將其掃落馬下。李秦授一口鮮血仰天噴出,撲地不起。
徐璜玉大驚,“斷魂槍”在尚差寸許掃中白復之際,猛地抽身疾刺。槍勢不減,刺向白復左肋。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白復左腳脫開馬鐙,右腳緊扣馬鐙,左手挽住韁繩,身體從馬腹右側側翻,與地面平行,五鉤神飛槍一鉤,如同絆馬索,竟將徐璜玉的戰馬絆倒。
好一招“海底撈月!”
若不是白復手下留情,這一鉤,立時可將徐璜玉戰馬的馬足削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