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蜀山懸劍傳> 第五百七十六章 清河李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七十六章 清河李萼 (2 / 2)

李萼此番言語充滿恫嚇,而且有投敵傾向,倘若碰上心胸狹隘之輩,定以投敵謀逆之罪,將其處以極刑。

所幸,初生牛犢李萼,碰上的是寬厚耿介的顏真卿。

李萼信中的一句話點醒了顏真卿——清河郡既可以成為盟友,也可以成為敵人!

與其說是清河郡父老有求於顏真卿,還不如說是在給顏真卿一個機會。

結盟還是樹敵,就看你顏大人的選擇了。

顏真卿此前沒想透李萼的用意,差點就鑄成了大錯!

顏真卿幡然醒悟,即刻趕到李萼住處,真心以對,通宵達旦,秉燭夜談。

李萼這才將抗敵之策和盤托出:

“聽說朝廷已派遣程千里將軍率十萬精銳,自崞口(今河南林州市西南)東進,但叛軍據守險要,竭力阻擊,以致官軍無法前進。

我打算先率部進攻魏郡(今河北大名縣),擒獲安祿山任命的偽燕太守袁知泰,迎回原大唐太守司馬垂,推其為河北西南部的義軍首領。

然後分兵打通崞口,迎接程千里的軍隊進入河北,繼而克復汲郡(今河南衛輝市)、鄴郡(今河南AY市),最後北上直搗范陽。

同時,平原、清河兩郡可率領各結盟郡縣的兵力,集結十萬人,南下孟津(今河南孟津縣東黃河渡口),再沿河西進,分兵據守險要,切斷安祿山的北歸之路。

總之,此次唐軍進入河北的兵力,不下二十萬;河南義兵北上抗敵者,應該也有十萬之眾。

顏公只要上疏朝廷,讓潼關守軍堅壁清野,不要出戰,我相信不過月餘,叛軍一定會人心離散,猜忌內訌,最後從內部崩潰。”

(萼曰:“聞朝廷遣程千里將精兵十萬出崞口討賊,賊據險拒之,不得前。今當引兵先擊魏郡,執祿山所署太守袁知泰,納舊太守司馬垂,使為西南主人。分兵開崞口,出千里之師,因討汲、鄴以北至於幽陵郡縣之未下者。平原、清河帥諸同盟,合兵十萬,南臨孟津,分兵循河,據守要害,制其北走之路。計官軍東討者不下二十萬,河南義兵西向者亦不減十萬,公但當表朝廷堅壁勿戰,不過月餘,賊必有內潰相圖之變矣。”)

聽完李萼這番完整而詳盡的戰略謀劃,顏真卿情不自禁地雙挑拇指,大讚一聲:“善!”

自古英雄出少年!

有志不在年高,李萼有膽有識,顏真卿由衷敬佩。

顏真卿當機立斷,命麾下錄事參軍李擇交、平原縣令範冬馥,率領平原唐軍六千,會同李萼的清河唐軍四千、博平唐軍一千,即刻進駐堂邑(今山東LC市西),進攻魏郡。

偽燕魏郡太守袁知泰聞訊,派部將白嗣恭率兩萬多燕兵前來迎戰。

唐燕兩軍在堂邑激戰一天一夜,最後燕軍大敗。唐軍斬殺燕軍一萬餘人,俘敵千餘,繳獲戰馬千匹、軍資器械無數。

戰敗後,偽燕太守袁知泰逃到了汲郡。唐軍遂克魏郡,一時間聲威大振。

……

聊起此事,顏真卿對白複道:“雖然奉命馳援河北的人並非程千里,而是李光弼和郭子儀,但李萼對此後整個戰局的判斷和預測卻是驚人的準確,尤其是河北戰場形勢的轉化,河北唐軍和義軍聯手對叛軍的壓力,更是被李萼一語料中。

假如哥舒翰確保潼關不失,叛軍的結局定如李萼所料——如風箱裡的老鼠,北歸無路,西進無望,四面楚歌,最後定然是兵不血刃,自行崩潰。”

說到這裡,顏真卿長嘆一聲:“只可惜,世間沒有假如二字。作為天下第一險關的潼關,最後還是丟了。癬疥之疾最終演變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叛亂只能徹底朝另外一個方向發展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