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
歲暮天寒無一事,竹堂寺裡看梅花。
——《開門七件事》唐寅〔明代〕
……
白復三人返回鷹堡後一個月左右。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九月,經過六個月的精心備戰後,燕帝史思明大舉南征。
史思明命皇少子史朝清鎮守范陽,下令各郡郡守各率士卒三千人,隨從南下。
燕軍十數萬鐵騎狼煙滾滾,一時間,步騎精銳,煙塵千里,鼓譟震地。
燕軍以犁庭掃穴之勢席捲燕趙大地,所過州縣,望風瓦解。百姓棄城竄匿,無敢拒之者……”
這一幕跟四年前如出一轍。
唯一的區別是,這次新崛起的草原狼王換成了史思明,滾滾狼煙中,裹挾的是史思明覬覦九五的野心和慾望。
……
燕軍一出范陽,鐵錘潛伏在范陽城中的內線燕薊北,即刻用密碼向鷹堡發來鴿信。
鷹眼收到鴿信後,以鷹堡為中轉站,立刻放出數十隻信鴿,將訊息傳遞給河北諸州的唐軍鴿站。
當天晚上,朔方軍主帥李光弼便收到燕軍南下的奏報。
……
鷹堡山腳下,十里外的官道是南下必經之路。
站在鷹堡垛口,俯瞰四方,燕軍兵力調動,盡收眼底。
鷹眼放出海東青。獵鷹振翅高飛,藉著山巔氣流,幾個盤旋便在百丈高空。
鷹眼盤坐在地,彷彿老僧入定。雙目似張似翻,一層白色的薄膜升起,擋住瞳孔。
駱駝兒偷偷告訴白復,鷹眼正在施展肅慎族的巫術,與獵鷹通靈,偵查叛軍的人馬數量、行軍路線。
只見海東青越飛越遠,直到消失在視線之外。
白復暗自測算,獵鷹這次逡巡的範圍可能將近百里。
大約過了數個時辰,海東青才飛回鷹堡。鷹眼癱倒在地,頓現疲憊之感。
休憩良久,鷹眼轉述其所觀察。
秀才取出紙筆,將鷹眼所見,繪製成圖。
經過數日觀察和范陽城內線報,孤鷹斥候大致掌握了燕軍兵馬調動的路線。燕軍兵分四路:大將令狐彰從黎陽(今河南浚縣)出發,進攻滑州(今河南滑縣);皇長子史朝義出白皋(今河南滑縣北),宰相周摯出胡良(今河南浚縣東),史思明親率中軍出PY(今河南PY市)。
秀才將繪製好的地圖平攤在桌案上,道:“根據叛軍兵馬調動路線,燕軍南下有四座城池首當其衝。
倘若叛軍的戰略意圖是西進,第一戰會選擇劉展將軍把守的滑州。
攻陷滑州後,就可以藉助黃河之力,逆流而上,將大批攻城器械、糧草輜重運抵洛陽城下。同理,第一戰也可能會選擇李抱玉將軍把守的鄭州。
若叛軍戰略意圖是南下,搶掠江淮富庶之地,第一戰會選擇尚衡將軍把守的青州或能元皓將軍把守的兗州。”
眾斥候頻頻點頭。
白復饒有興趣地看著地圖,道:“為何燕軍進攻的第一戰不在汴州打響?”
秀才道:“攻陷汴州,並無水運之利,不利於運輸軍備物資。
此外,汴州在滑州和鄭州中間。叛軍進攻汴州時,兩翼會受到滑州劉展和鄭州李抱玉兩路唐軍的夾擊,風險較高。”
獨狼跟白復並肩血戰數日,知白復此言定有深意,便問道:“白龍,可有所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