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門巷荊棘底,中原君臣豺虎邊。
安得務農息戰鬥,普天無吏橫索錢。
——《晝夢》杜甫
……
旬休結束,白復重返戶部。
孫延已等戶部書吏聞之大喜,紛紛約白復小聚。
自從白覆在回紇士兵面前救下這些寒門士子,他們皆把白復當做士林領袖,關係也格外親近。
白復欣然答應,下朝後,眾人結伴而行,來到巴蜀會館。
三兩杯下肚,席間氣氛熱烈起來。觥籌交錯中,孫延已率先敬酒。
孫延已道:“曲江一戰,白兄震懾豪門世族,可算為我們出了口氣。讓世家子弟再也不敢小覷我們這些寒門士子。”
眾士子皆舉口稱讚。
白復微笑著擺擺手,不願再繼續這個話題,三言兩句便將話題轉開。
白複道:“我這些都是雕蟲小技,不足一提。你們身處朝廷中樞,經天緯地,不可妄自菲薄。
平叛剛剛結束,百廢待興。朝廷濟世安邦,經世致用還是要仰仗諸君。”
白復說完,只見眾人如霜打的茄子,不禁一愣,道:“可是有何不妥?”
戶部書吏雲雁影乃是天寶十三載的進士,在眾士子中年紀最長。他嘆了口氣道:“白兄,我不是危言聳聽,叛亂雖定,但因戰爭而起的禍亂才剛剛開始。接下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或許會將大唐拖下深淵。未來的天下形勢,不容樂觀。”
白復一驚,趕忙虛心求教。
雲雁影嘆了口氣,道:“白兄,我不是自吹自擂,我們久居戶部,天天跟諸道州郡的財稅打交道,對這場戰亂的洞見可能更為深刻。
天寶十三載,大唐總人口共有八百九十萬戶,近五千三百萬人。
但是叛亂之後,人口數迅速下滑,只剩下一百九十三萬戶、一千三百萬人。戶數僅有幾年前的兩成半,人口不到三成。
更麻煩的是,這其中有一百一十七萬戶、一千四百六十二萬人,是老弱病殘、僧侶尼姑、皇親國戚等。這些人是不需要繳納租庸調稅的。
也即是說,目前只有七十六萬戶、二百三十七萬人來承擔整個帝國龐大的稅賦。
以今年來說,朝廷的財稅收入銳減為天寶年間的三成左右,而軍費開支卻比之前還要龐大。”
白復大驚,問道:“戰亂竟然死了四千萬人?不大可能吧?”
雲雁影道:“白兄所言極是,戰亂不可能死這麼多人。叛亂前後人口之所以差距如此之大,並不是戰亂中實際死亡這麼多人,而是朝廷對地方州郡失去掌控,許多流民遊離於朝廷戶籍統計之外,無法得知人口的真實數量,也就無法按人口徵收租庸調稅。”
見白復理解了,雲雁影繼續道:“平叛期間,國庫枯竭,北海郡的錄事參軍第五琦被朝廷任命為監察御史、充江淮租庸使,負責籌餉。
當時河北道被叛軍佔據,賦稅無法徵收。沒有淪陷的河南、山東、荊襄和劍南等地,由於駐紮各路平叛軍隊,所收繳的賦稅都被駐軍徵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