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蜀山懸劍傳> 第五百零七章 貨幣戰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零七章 貨幣戰爭 (1 / 2)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捲土來?

——《疊題烏江亭》王安石

……

聊完私鹽專賣,白復又問起鑄造新幣之事。

雲雁影對鄰席一人,道:“王兄,您是戶部錢銀司主簿,對歷朝歷代錢幣史如數家珍,您給我們講講重新鑄幣又是怎麼回事?”

王江亭嘆道:“自古以來,要想天下太平、經濟繁榮,朝廷應儘量保證官鑄錢幣的足值,維持價格的穩定。

大唐立國以來,官府鑄造過兩種銅錢。第一種是高祖皇帝於武德四年鑄造的‘開元通寶’,每一千枚重六斤四兩。

‘開元通寶’術語叫小平錢,即銅錢中最小單位,也就是我們平常講的“一文錢”。

第二種是則天皇帝於乾封元年鑄造的‘乾封泉寶’。

‘乾封泉寶’則是一種當十大錢,即一枚‘乾封泉寶’抵‘開元通寶’錢十枚。則天皇帝當年鑄造‘乾封泉寶’,本意是增加錢幣數量,減緩錢荒。

但事與願違,‘乾封泉寶’鑄成後,百姓紛紛藏匿‘開元通寶’錢,於是街市上僅剩‘乾封泉寶’錢,導致物價飛漲,大錢貶值。

不法之徒見有利可圖,於是開始私鑄減重的‘乾封泉寶’,有的私鑄錢甚至不到官鑄重量的一半。於是出現了官鑄大錢空耗財力,而私鑄之人卻坐享其成的局面。

無奈之下,則天皇帝在‘乾封泉寶’啟用不到一年之時,便下詔停鑄,已經通行的‘乾封泉寶’錢與‘開元通寶’錢按一比一的比價等值流通。

經此一變,則天皇帝餘生,再也沒有鑄造過大錢。

沒想到九十多年之後,竟然又有人效法則天皇帝,冒天下之大不韙鑄造大錢。

更沒想到的是,度支郎中第五琦大人這次不是為了緩解錢荒,而是要採取錢幣貶值的辦法,透過發行虛值的大錢,從民間聚斂財富,以籌集平定叛亂的軍費。

陛下已經為這種新錢幣取名為‘乾元重寶’。此錢的重量是千枚十斤,面值卻是‘開元通寶’的十倍。也就是說,透過發行新鑄錢,以一當十,不廢舊錢,用收十倍之利,將‘開元通寶’錢貶值六餘倍。

按照第五琦大人的部署,明年還要發行千枚重二十斤的‘重輪乾元錢’。這種錢每枚價值‘開元通寶’五十枚,在‘乾元重寶’的基礎上,再次將‘開元通寶’錢貶值二餘倍。”

見眾人之中有人沒太聽明白,王江亭解釋道:“這麼說吧,開元通寶小平錢、當十的乾元重寶錢、當五十的乾元重輪錢。這三種錢幣的重量分別是四、六、一十二,而對應的面值卻是一、十與五十,達到了史上空前絕後的貶值程度。

如此巨大的價差,必將使不法之徒鋌而走險,民間私鑄之風更趨猖獗!”

孫延已氣憤道:“這就是赤裸裸地掠奪民間財富。第五琦鑄造虛值大錢,名為平叛籌措軍費。但令錢幣貶值,瞬間就會洗劫天下百姓多年積累的財富,定會引起民怨沸騰。

當年漢武帝鑄白金三品錢和王莽鑄大泉錢時,皆令天下大亂。彼時谷價騰貴,米鬥至數千錢,餓死者相枕於道。百姓不得已,幾乎人人偷鑄私錢。

昔日慘劇歷歷在目,不可不察啊!”

白復問道:“此舉為禍不亞於戰亂,諸位兄臺卓識高遠,為何不向朝廷進言?”

王江亭痛心疾首,道:“鑄造虛值大錢之危害,朝廷豈能不知?

此舉雖犧牲百姓利益,卻能籌措錢財,解決稅源枯竭,彌補軍費缺口。所以朝堂上,很多重臣都不吭聲,任由第五琦鋌而走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