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梨花深閉門,孤負青春,虛負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孤負一作:忘了;虛負一作:誤了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唐寅(明)
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
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節選自《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唐寅(明)
……
方曙流從懷中掏出一個細瓷瓶,將瓶中藥粉倒在一張油布紙上,用燭火在油布紙下輕烤。很快,一縷青絲嫋嫋,散發出一種薄荷的香味。
方曙流將油布紙放在張旭鼻端,張旭夢中嗯啊兩聲,一個噴嚏打出,立刻醒來。
方曙流道:“張顛,你要眼睜睜看著公孫大娘被處死嗎?你忍心嗎?”
張旭面色一變,嚎啕大哭……
……
張旭也曾是公孫大娘的仰慕者之一,但認識公孫大娘時,張旭已有家室,只能將這份仰慕放在心裡。
從張旭口中,方曙流和白復知道了公孫大娘的秘密:
公孫大娘實為兩人,乃是孿生姐妹。大姐叫公孫,小妹叫公孫矯。兩人好似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連親生父母都不清。為了區別姐妹倆,其母在公孫手背合谷穴刺青一朵紅梅。
兩姐妹從小便冰雪聰明,七歲那年機緣巧合,偶遇一代幻術大師。此異人見兩人冰雪聰明,又長得一模一樣,便將兩人收為弟子,將其絕世劍術和幻術傳於公孫姐妹。
兩姐妹長大後,將劍法與舞蹈融於一身,獨創出聞名天下的劍器之舞。為便於施展分身類幻術,兩人從來以一人面目示人。所以江湖上無人知曉公孫大娘真實身份。
後來,公孫姐妹收“霓裳十三釵”為徒,也是分別交替傳授武功,並未告知眾徒弟,她們的師父乃是兩人。
但再好的偽裝,也掩飾不了兩人對劍術和舞蹈的領悟。
大姐公孫,劍法無雙,出劍璀燦奪目,猶如后羿射落九日,起舞時劍勢雷霆萬鈞,令人屏息。
小妹公孫矯,輕功高絕,身手矯健敏捷,恰似天神駕龍飛翔。收舞時如雁渡寒潭,又象江海凝聚的波光。
張旭為求書法之道,一路跟隨公孫大娘舞坊的表演,演一場,看一場,從洛陽追隨到長安,終於發現了公孫姐妹的秘密,也情難自已地愛上了大姐公孫。
可公孫的一顆芳心繫在了音樂造詣精深,才華橫溢的李隆基身上。
長安首演,李隆基親自下場,擊打羯鼓,為公孫劍舞伴奏,浪漫的帝王瞬間征服了這位眼高於頂的奇女子。
張旭家族門第不低,可尋常官員怎能跟大唐天子爭女人?從此張旭嗜酒如命。
每當情難自己時,便將自己灌的酩酊大醉,呼叫狂走,落筆疾書,甚至以頭髮蘸墨書寫。
將自己壓抑的情愫、奔放的生命,毫不隱瞞、淋漓盡致地釋放出來。一筆一劃都閃耀著光芒,一張一弛都美到爆炸,彷彿飛舞的火焰,劃過天際的流星。
由情生愛,由愛入道,張旭終於在書法一途,一窺天道,達到草書之巔,無可匹敵,獨孤求敗。